和静钧:美国摆脱不掉种族歧视的魔影
原载于:南方都市报,8月25日
联合国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近期开始调查美国官员,这一联合国专项委员会的例行国别审查活动,正好与近段时间的美国密苏里州弗格森市种族骚乱在时间上“偶遇”,更引发了人们的联想。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民调发现,多数人认为弗格森小城里正在发生的这场骚乱及其起因中存在着种族歧视问题。
从规模与造成的影响上看,弗格森小城这场暴乱,是1992年洛杉矶市种族暴乱以来最大的一场种族冲突事件。洛杉矶暴乱中至少有50人死亡,起因是被民众认为对黑人青年滥施暴力的白人警察被判无罪从而引发全国性众怒,激愤的黑人民众及反种族歧视的白人活动者们,一致认为司法公正被体制性的种族歧视绑架,抗议者冲击法院、警察局,最后发展到抢劫放火。弗格森的骚乱,也在循着洛杉矶事件的发展路径,抗议者已经认为下一个种族歧视的受害者将会是他们。
从对这名18岁的黑人青年迈克尔·布朗的前两次尸检上看,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的白人警察连开六枪打死手无寸铁的布朗这一看法,并没有得到物证上的支持,就如洛杉矶事件中陪审团成员看到的是一个暴力拒捕的犯罪嫌疑人招致了白人警察的暴力逮捕一样,证据鉴识家们从布朗身上仅发现三个弹头,认为白人警察“连开六枪”之说并不成立,而六处伤口中只有头部这一处伤口才是致命的,这使青年布朗之死是警察恶意射杀的结论,很难成立。奥巴马总统派出司法部长,本意就是尽快在弗格森社区领袖中达成共识,以比较妥善的方式平息这一场令美国在世人面前尴尬的种族骚乱。
尽管人们一时很难认定弗格森白人警察射杀黑人青年布朗是基于种族歧视的动机,然而,在美国,只要沾染上种族因素,至少会引发舆论的关注。弗格森小城的黑人人口比例是美国全国黑人平均人口比例的数倍,而弗格森城的暴力机关及执法人员却绝对掌控在白人手中,光凭这些肤色因素,就可以认定这一小城存在着种族系统性歧视的“严重问题”,这一问题被布朗案所激发,人们已经不在乎去追问布朗被射杀的悲剧或是他自己造成的事实。
歧视是一个社会的毒瘤,社会正常化就必须对毒瘤予以社会化的定期“化疗”。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声称是绝对公正的国家,有的陷入贫富巨大分化的财富歧视中,有的陷入基于身份和出身的歧视中,而美国则一直难以摆脱种族歧视的魔影,因为在美国有个集体的记忆,那就是在这一片土地,按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的话讲,一个种族曾经系统性地奴役了另一个种族。美国注定为拔除这一毒瘤要经历数代人甚至数个世纪的“化疗”,从这个意义上说,舆论关注、抗议、骚乱,都是“化疗”的一个个进程。
必须承认,美国在“化疗”的进程中付出真实的行动。上世纪50年代7岁黑人女孩琳达·布朗诉教育局一案,最高法院最后一致支持了黑人女孩的诉求,判定美国宪法的平等保护权也同样适用于黑人兄弟,推翻了美国公立学校之前适用的“隔离但平等”的种族歧视行为。数年后,美国小石城的黑人学生“九君子”,在联邦军队的伞兵保护下,如愿走进之前只有白人学生才能进的学校。“九君子”中明尼吉恩·布朗说道:“我活了这么大,头一次感觉到自己是一位美国公民。”治愈社会的歧视之症,任重道远。
(作者系察哈尔学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