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与公共外交
孙 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外交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我作为一个全国政协委员会的委员,上一届和这一届都是外事委员,也是公共外交的提案者,在赵部长的带领下,经过十几年才把“公共外交”几个字定到十八大的报告里。各种滋味,酸甜苦辣全在我心里边,也全在赵部长的心里边。
大家都是学者。我有两个身份,一个身份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一个身份是大学老师,当然另外一个身份是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的外事委员。这么多学者,讲了很多学术的问题,非常沉重,我给大家讲一点儿轻松的话题。
我刚从美国回来,在美国工作一个多月,干什么去了?做文化交流去了。文化交流起了什么作用?公共外交。我一个人在美国讲了二三十场京剧的演讲。在普林斯顿大学,在查普曼大学,在美国亚太中心,华盛顿就不算了,就是说在白人那些基金会里演讲,他说我1个人的能力可以顶11个军的作战能力了。当然,我觉得过言了。但是,中华民族文化,特别是京剧艺术的感染力和穿透力真的是“无敌”,可以用这两个字来说。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定27号举行中美建交35周年的纪念活动。在这个活动当中,有我一个程序,就是我把我写的《中国京剧百部经典英译系列》赠送给尼克松图书馆作为馆藏。但是在25号突然接到大使馆的电话,说这个活动改期了,因为种种原因,大使回国了。我说:“那我也回国了。”“不行,你作为这个活动唯一的一个环节,去做一个专场。”等于把我这个赠书的活动放大成一满场活动。于是乎我就很自信地去了,刚才也提到了公共外交的自信问题,因为我很骄傲、很自信地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名代表来到美国尼克松图书馆做这件事。我的书完全可以在它的图书馆的书架上收藏,所以我自信地去了。整个仪式完全是为我一个人做的,当时中国大使馆全体要员、美方要员,包括联邦政府。
整个活动下来,实际上我在这里面用了很多赵启正同志一再教导我们的,就是说用外国人听懂的话来讲中国的故事。实际上我讲了很多他能听懂的话,用中国京剧的故事来讲给他们听。我觉得他们听得很高兴。同时我自己也在反思,我是一个“糖衣”,所发出的是什么?是“炮弹”,所以我就称我为“糖衣炮弹”。最后他们感动到非常希望这个活动下一次继续举办,能不能在西宫,就是他们新建的尼克松图书馆的西厅,说:“能不能在这个西厅请您隆重地做一次京剧的演讲?”我说:“没问题。”他说:“能不能明年举行一个您个人的演唱会?”“没问题。” 在这同时,有很多很多的美中文化交流基金,我跟你说,这是一点儿不夸张的,我们文化宫要走出去,费多少劲、花多少钱没有用,可我个人一个人的能力引来的是什么呢?明年洛杉矶音乐团为我的个人音乐会伴奏,在好莱坞馆。大家知道,好莱坞馆是1万多人,所有的钱是国外出的,而不是我们中国自己出,哪儿来的?文化的魅力,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
还是那几句话,启正同志说的,要向世界说明中国,怎么说明?到实践中去,你冲在第一线做公共外交工作的时候,你怎么去做?你的灵魂、你的智慧、你的能力全体现在你在前线的第一瞬间迸发,这就是我自己亲身的体会。这是一。
第二,启正同志说,当然也有很多人说过,“喜欢一个国家还能仇恨这个国家?”我认为“喜欢这个国家的艺术,还能恨这个国家吗?”我觉得我做到了,他们不会恨我。而且基辛格先生说:“听完你的演讲,我没有理由不尊重这个国家。”这些都是对中国京剧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
所以我觉得启正这本书里“民族文化与公共外交”这一篇,我认为写得稍微浅了一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首先看一看,周总理成立东方歌舞团,大家都知道这是金字招牌。东方歌舞团做了很好的与亚非拉美进行文化交流的工作,但是现在因为体制改革,变成东方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等,“东方歌舞团”这么一个牌子就费掉了,而且起不到好的作用了。我认为其实中国要在软实力方面,或者在更好地建设文化强国这方面进行输出,还是应该注重从文化、艺术的角度做公共外交,因为它的魅力所在,尤其怎么样来做好,在做好第一线工作的同时,要有智慧、胆魄和自信。这就是我想说的公共外交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