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由西宁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察哈尔学会和西宁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世界凉爽城市专家研讨会”在西宁举行。察哈尔学会国际咨询委员会荣誉主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西宁市市长王予波、察哈尔学会秘书长柯银斌以及西宁市政府、外事办公室等单位的领导出席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20多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为西宁城市发展与世界凉爽城市建设献计献策。

西宁市人民政府王予波市长为研讨会致辞。他首先欢迎各位来自海内外的朋友来到西宁,随后围绕西宁城市发展的“世界凉爽城市定位”和“中国夏都”理念,详细介绍了西宁力图建设成全球避暑胜地的美好愿景。
赵启正院长在致辞中就西宁与内地、沿海以及海外城市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并从Cool City的英汉互译中解析出三层含义,鼓励西宁要从三个层面推动世界凉爽城市建设:一是做好城市规划和生态保护,将西宁建设成全球性的避暑胜地;二是要将“凉爽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发展理念植入西宁的城市发展中,推动西宁的理性发展与转型;三是打造西宁城市精神,将西宁建设成出彩、出色的“酷(cool)”城市。

随后,察哈尔学会与西宁市外事办公室举行了察哈尔学会西宁研究基地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学会柯银斌秘书长与西宁公共外交协会崔青山秘书长代表各自机构签署合作协议。

柯银斌秘书长主持了本次研讨会的研讨阶段。
五位学者首先在主旨发言时段发言。西宁公共外交协会秘书长、西宁市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崔青山先生首先作了题为“打造世界凉爽城市
品牌、建立城市多边合作新机制”的主旨演讲;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孙发平研究员则强调要“以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为引领,努力建设绿色凉爽美丽西宁”。学会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赵可金副教授则在主旨演讲中提出西宁已经具备了城市外交所必需的安全、繁荣、神圣三要素,西宁要通过内外结合、统筹各方和央地协调的发展思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借助国家层面的政策和资源支持,积极推动西宁的国际化,使其融入全球化的大循环之中。学会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余万里副教授提出全球化实际上是全球的财富与资源向大城市的汇集过程,而要想实现国际化最重要的是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学会高级研究员、南洋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研究生院刘宏院长在题
为“新加坡打造‘花园中的城市’的理念与实践”的主旨演讲中,从新加坡休闲、生活和工作三个区域案例入手,提出新加坡的成功实践是世界公认的典范,可以为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包括西宁的城市发展提供很好的参考与借鉴。
在专家发言时段,学会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巍副教授从德国慕尼黑举行啤酒节打造休闲之都案例谈起,认为西宁应举办
一些重大的活动和会议以提升知名度,并打造避暑胜地的休闲娱乐品牌,还可以成为藏族、回族、汉族等文化交流的桥头堡,借助丝绸之路打造经济带。学会研究员、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谢婷婷女士提出
“凉爽城市”建构的三位一体机制,即以区域发展权为权利基础;以多边城市外交为实现路径;以人与自然的和解为价值主导。她认为凉爽城市建设既可能是来自现代性的危险诱惑,也可能是中华文明重建令人期待的邀请。学会研究员、山东政法学院讲师范磊博士从新加坡旅游业的发展入手,指出在西宁凉爽城市发展战略中要坚持科学规划、不搞重复建设;坚持多元化发展;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才工作;加强基础建设,打造优质高效的立体交通网络;打破季节性城市定位的限制。
青海省社科院经济学研究员王恒生认为“凉爽城市”品牌的提出,是西宁市近年来开展公共外交有代表性的成果,虽然还没有得到很多重视,但意义却是深远的,
原来是一个封闭的城市,现在却脱颖而出,提升了在国际上的形象,找到和世界上同类城市的共同话题,是西宁走向世界的一个名片。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刘峰贵教授通过对西宁城市气候条件、气候舒适度以及晴天日数和城市空气
质量的横向对比分析认为,西宁是温带内陆高山、高原型避暑城市中最具有“凉爽城市”天然气候条件的城市之一。青海省气象科研所李林所长提到西宁的气候优势有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平均气温低、日较差大;雨热同季、气候半干旱;冬季漫长、夏季凉爽,所以西宁的凉爽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借此优势发展高原特色旅游、生态旅游和健康旅游。夏都宝玉陈有限公司陈九谕董事长指出,西宁从“避暑城
市”到“世界凉爽城市”的战略是一大跨越,
同时以昆仑文化、昆仑玉文化、河湟文化、彩陶文化、花儿文化等为代表的区域文化为西宁市创设了良好的多元文化发展氛围,可以借文化之力推进“世界凉爽城市”品牌建设。最后,陈总还唱起了一段有代表性的花儿。
在自由发言时间,青海民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李鸿霞教授、学会高级研究员余万里老师的学生李海涛、赵启正院长秘书朱承铭、学会高级研究员赵可金老师、
余万里老师、柯银斌秘书长相继发言,为西宁的城市定位与发展献计献策。赵启正院长做了精彩的总结发言。他认为这个会议虽然只有半天,但信息量非常大。赵院长从当年上海浦东发展的情况谈起,认为必须要做事前功夫,要抓住一切机会推广西宁,提升西宁城市形象,做好城市营销。赵启正院长最后建议西宁可以选择会议城市、夏季休闲中心等作为城市定位,仅仅在凉爽上做文章还是不够的,要突出城市性格与城市精神,提前做好功课,要有数据、有道理、有策略、有方向、有人才,才能更好的争取更多的支持与投资,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赵启正院长精彩的总结发言结束后,
柯银斌秘书长宣布会议圆满结束。赵启正院长和柯秘书长都对此次会议高度评价,
西宁市多位市领导不仅全程参加了研讨会,还非常认真的做了笔记,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此次专家研讨会共收到海内外学者提交的论文22篇,集结成了十多万字的《夏都外事·增刊——西宁:世界凉爽城市与生态文
明先行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论文集,为西宁的“世界凉爽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