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察哈尔快讯 > 2014年 > (总第45期)
东亚共同体与地区冲突的非暴力化解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5日  来源:察哈尔学会  作者:刘自强  阅读:1798

刘自强(湘潭大学教授):首先来看现有地区冲突化解方式的局限性。面对去年以来东亚地区冲突风险急剧上升的风险,东亚各国可以有三种选择:第一种是暴力式解决,第二种是非暴力式解决,第三种是冻结式解决。

第一种暴力式解决。暴力式解决包括武力威胁和战争。由于武力威胁往往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所以武力威胁经常被使用。比方说今年美韩、美日军演,这是在炫耀武力。但是武力威胁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就是说当冲突双方都使用这种方式的话,可能导致冲突的程度进一步升级,甚至引发战争。

第二种方式是非暴力式解决。非暴力式解决也就是和平式解决。这种方式又可以细分为两类:一类是和议性解决,一类是规范性解决。和议性解决就是指冲突各方在和议的基础上使纠纷得以解决。后者是指冲突各方通过第三方有约束力的决定来加以解决,所以又称为“规范性解决”。

第三种是冻结式解决。冻结式解决又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各方的争执在某一个阶段把它冻结起来,既不解决也不升级,把这个问题留到以后再处理,比方说战后的柏林问题。第二种是各方通过达成协议,将这个冲突的问题暂时搁置起来,等以后条件成熟的时候再来解决,比方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是冻结式解决的局限性和以战争方式来解决的局限性一样,这种方式也是暂时地回避了问题,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无论是暴力式解决还是非暴力式解决,都不能彻底化解地区冲突的根源,冻结式解决也没有从根本上化解地区冲突。那么必须要寻找新的途径来化解地区冲突。

接下来介绍“构建东亚共同体是化解地区冲突的最佳方式”。在这方面,欧盟的建立和成功运作使共同体作为化解冲突和战争、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一种新思路,而获得广泛的认同。东亚地区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区域,我们能否借鉴欧盟的成功经验,构建具有东亚地区特色的共同体,近几年来成为东亚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

从理论上讲,一个完整的东亚共同体至少要包括下面几个部分:经济共同体、安全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社会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如果东亚共同体建立的话,东亚地区的地缘生态将为之一变。在我看来,东亚地区至少可以共享下面几个方面的制度创新的红利:

首先,东亚共同体的建立将有利于破解现有国家的领土、领海争端和国家统一难题。其次,东亚共同体的建立有利于破解目前东亚地区的安全困境,消除地区军备竞赛,削减共同体内各国的军备费用。这样可以把这些削减下来的经费、资源配置到其他方面,比方说改善民生。第三个方面,东亚共同体的建立有利于实现东亚各国、各地区的优势互补,增强东亚地区的国际竞争力。第四个方面,东亚共同体的建立有利于破解东亚地区历来被外来干涉的魔咒,真正走上自主决定本区域命运的道路。

第三部分,东亚共同体与地区冲突根源的消解。首先,要构建东亚经济共同体,消解产生地区冲突的经济根源。从驱动力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最终构建东亚共同体的第一步。只有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才可以扩大区域内部的经济相互依存和互补性,促进各成员国的共同繁荣和稳定。这样既可以培育区域内部的集体认同感和区域内聚力,同时也有助于预防冲突事件的发生,从而为区域冲突的化解创造重要的经济基础。

第二个方面,就是构建东亚共同体,消解产生地区冲突的安全因素。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东亚国家已经形成了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政治基础。第一个方面,整个东亚区域都认同开放的区域主义。第二个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机制,也就是中日韩合作、10+1、10+3、10+6等等。第三个方面,成立了东亚展望小组、东亚研究小组等一系列的第二轨道的合作机制。

第三个方面,构建东亚社会文化共同体,消解产生地区冲突的认识根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当中,东亚地区曾经形成了以中朝文化为主体的东亚文化圈,这样使得整个东亚地区的人民在性格、思维方式、价值观、处世哲学等方面比较接近。当然,东亚各国在历史文化传统、意识形态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是这些差异并非是一种不可克服的障碍。在这方面儒家文化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思想资源。儒家文化主张“和而不同”的思想理念。按照这样一种理念,我们应该承认东亚地区各种文化,包括中国特色的文化、日本特色的文化、韩国的特色文化。从历史上看,东亚地区还存在儒家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教文化、佛教文化等等。在这方面,东亚地区的文化存在多样性。只要东亚各国人民能够吸收和借鉴儒家文化倡导的“和而不同”的思想理念,我相信最终东亚地区可以建成一个多元文化共生共处的东亚社会共同体。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