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主题活动 > 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张家口2012
南方都市报2012年08月20 日:中国要打造跨国传媒集团 拓展中国媒体世界话语权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20日  来源:南方都市报、南都网  作者:葛倩、龙玉琴  阅读:1747
    摘要:昨日,为期两天的第三届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在张家口圆满闭幕。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管委会主任、集团公司董事长、南方日报社社长杨兴锋宣读会上达成的“察哈尔公共外交张家口共识”表示,总结和提炼已有的实践经验,打造中国跨国传媒集团,大力拓展中国媒体的世界市场和话语权空间。
(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关呈远(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在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上接受南都专访。 南都记者 葛倩 龙玉琴 摄
    关呈远(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1945年生于黑龙江。1972年进入外交部工作。1972年至1974年赴法留学。2001年至2004年任中国驻比利时大使兼驻欧盟使团长。2004年至2008年任中国驻欧盟使团长、大使。现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外交部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
    南都讯 昨日,为期两天的第三届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在张家口圆满闭幕。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管委会主任、集团公司董事长、南方日报社社长杨兴锋宣读会上达成的“察哈尔公共外交张家口共识”表示,总结和提炼已有的实践经验,打造中国跨国传媒集团,大力拓展中国媒体的世界市场和话语权空间。
    来自全国政协外委会、外交部、中联部、文化部、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外文局、河北省政协、张家口市委市政府等代表,国内外学术界专家学者、资深媒体人士共20 0多人出席了会议,围绕“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主题进行了广泛讨论,最终达成“察哈尔公共外交张家口共识。”
    张家口共识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全面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是新时期中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必须提高媒体的国际话语权,畅通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传播渠道,积极开展跨文化交流和跨国对话,特别是总结和提炼已有的实践经验,打造中国跨国传媒集团,大力拓展中国媒体的世界市场和话语权空间。
    ●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必须牢牢把握战略互信和人文交流两个关键环节。
    ●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必须牢牢把握文化交流的主渠道作用,既要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又要广泛吸取世界其他文明成果的精髓。
    ●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必须充分挖掘和发挥宗教、道德、艺术、习俗等方面国家交流的潜力,努力探索超越不同国别、阶层、种族、性别、文化的信仰力量,展现中国人民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必须树立大文化理念,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推进。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原驻欧盟大使关呈远接受南都专访
    中国援助欧洲 欧洲也应考虑中方关切
    昨日,出席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的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原驻欧盟使团团长、大使关呈远接受南都记者专访。针对有分析称,中国表态要对欧盟出手救市,很大原因是希望通过援助来换取欧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关呈远认为,虽然中国不会把援助欧洲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条件,但是也希望欧洲对我们关心的问题给予关注,努力加以解决,这个希望也不过分。关于中国对外援助方面,他认为,也应考虑我们的国力、承受力。
    中国援助欧洲既要积极又要谨慎
    南都:当前欧洲经济不景气,希望中国出手救市,国内对此争议颇大,毕竟欧洲是大经济体。国民争议是否会影响出手救市?
    关呈远(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国人的感受当然应该考虑,倾听他们的呼声,研究他们的诉求,特别是保护国民的利益,这是政府应尽的责任。但此事应该全面和客观看待。首先,中欧经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交融很深,任何一方不可能独善其身。如果欧洲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导致欧盟崩溃、瓦解,首先从政治上就对我国不利。中国和欧盟在国际事务上存在很多战略共同点,比如世界多极化格局,全球有更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合作保持和谐良性互动,才能避免某些国家一方独霸。
    南都:中欧相互帮助有利于对某些国家的制衡?
    关呈远(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我更愿意这样的说法,中国强大了,欧洲通过联合也强大了,确实有助于世界改变力量失衡的状况,使世界更加兼容,和平更加有保障。不必一定要想联合谁针对谁。经济上更如此。欧洲市场重新兴旺,对中国出口市场必然有利。
    所以,要不要救欧洲这不成为一个问题,当然应该救。问题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量力而行。同时也需要考虑国人的感受。欧洲的国家毕竟是发达国家,其人民生活水平远高于我国,他们的问题恰恰出在本国福利太高,远超过自身生产力难以达到的水平,成为一个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造成经济危机。因此,中国更希望欧洲通过内部的自救和改革,消除此弊端。
    现在救助欧盟,中国也不能单纯通过双边关系去救助,要既积极又谨慎。我们纳税人的钱很宝贵,自己也有很多贫困人口,不能随便把这些钱拿去打水漂,扔到一个无底洞里边。我们要通过一个比较安全的渠道,通过合适的方式,和有关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一起来进行适当的救助。比如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或欧洲央行,和他们一起来适当购买这些国家的债券。
    南都:有分析认为,中国表态要对欧盟出手救市,很大原因是希望换取欧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你怎么看?

    关呈远(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所谓援助欧洲克服困难,不是无偿的。关于市场经济地位和军售禁令等问题,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当然应该解决,中国也的确不失时机地呼吁此事。中国当然不会将之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条件。但是,我们一直说希望欧洲以大局为重,你困难的时候我们帮助你,同样,我们关心的问题你也应该关注,努力加以解决,这个希望也不过分。
    中国援非有义务、有道理、有前瞻性
    南都:你说援助要选择积极稳重的渠道。但对一些国家,比如非洲的一些国家,为何大量贷款直接免去?
    关呈远(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中国政府的确给了非洲很多援助,但我不赞成说援助是施舍,实际上这是种投入。我们为什么要援助非洲?因为在中国困难的时候,非洲给了中国很多政治上的支持。当中国在世界上显得孤立时,非洲在联合国投票上支持中国恢复合法地位。多位老一辈领导人都说,是“非洲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政治上的相互支持非常宝贵。如今反过来,非洲遇到困难,经济窘迫,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确实有义务帮助他们。帮助他们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非洲是正在成熟发展扩大中的重要市场,中国对此不可轻视。轻视这个市场就是缺乏战略眼光,将来是要付出代价的。一般老百姓不太了解情况,看待这个问题不是那么全面,可以理解。但我们必须要向他们解释清楚,援助非洲,中国义务、有道理、有前瞻性。
    南都:自1949年至2009年的60年时间中,中国累计对外提供援助金额超过2500亿元人民币,你对此怎么看?
    关呈远(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确实向国外提供援助时应考虑我们的国力、承受力。我觉得我们国民的一些质疑也有道理。但是政府这样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中国经济在发展,且发展速度很快,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整体综合实力和经济承受能力比过去大大增强。但是百姓为什么还有这样的感受?这其中就有一个沟通问题。应该把所有情况、历史和现实等都讲给百姓。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