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察哈尔快讯 > 2011年 > 第12期
学界连线: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战略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31日  来源:察哈尔学会  作者:编辑与出版事务部  阅读:2628

“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复旦大学举行。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教授等数十位著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并对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而富有建设性的研讨。该项目的首席专家、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孟建教授主持了本次研讨会。本次学术研讨会是由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战略研究”课题组主办,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共同协办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其惊人的速度取得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伟大业绩,世界为之瞩目,我国的经济总量已上升为世界第二位。但在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中,中国的国家形象依然处于一个较为模糊甚至是被误读、被曲解的状态:西方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中国美丽论”等论点和论调此起彼伏,众声喧哗。这些,都严重地阻碍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实施卓有成效的跨文化传播战略,对维护国家发展和安全、增强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有着极为紧迫和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专门设立了“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战略研究”重大课题。经过精心设计、悉心论证、竞标审批,复旦大学孟建教授作为首席专家,带领他的申报团队,承接了这一国家级的重大研究课题。这也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首次承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

与会的众多学者认为,该项目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一步推进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和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一、加强中国国际传播的话语权建设,使中国成为国家形象建构的“真正对话者”和“国际发言人”,迅速提升国家形象的“自塑”能力;二、厘清宣传、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的区别,实施跨文化传播战略,探索跨文化传播视域中国家形象建构的新理念和新路径;三、研究海外公众对中国形象的接受途径和影响要素,并定期对跨文化传播效果实施科学评估,从而不断改进和推进我国的跨文化传播战略。

与会者对课题组提出的“跨文化传播视域中的国家形象建构”和“国家形象的跨文化传播战略”这两大研究版块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并对这两大版块中的多个相关子课题“我国国家形象传播的主体研究”、“我国国家形象建构的现实问题研究”、“我国国家形象建构的理论框架”、“我国国家形象的传播路径研究”、“我国国家形象的传播效果研究”、“外国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的个案研究”、“不同国家形象的比较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性意见。

据悉,该重大课题研究将历时三年。课题组在完成《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战略研究》总报告之外,还将完成多个调研报告和子报告。同时,为了给国家提供及时、重大的智力支持,课题组还将根据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向有关高层决策部门递交国家形象年度报告。

在本次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国家形象是国内外公众对一个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总体认知与态度。它不仅表现为国内民众对该国的总体认知与态度,更表现为国外民众对这个国家的总体印象与评价。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基于文化的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而形成的思想、道德和精神力量。国家形象对内表现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外表现为国家的亲和力和影响力。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在国际竞争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部分学者指出,当前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呈现出一个突出的问题:中国形象的塑造呈现出严重的“他塑”现象。在西方主导的国际话语格局中,中国很多时候只能被“他塑”为“东方的”或“社会主义体制下”的“沉默他者”。中国形象的“含混”和“失语”,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西方的舆论机制将中国形象“定型”,使中国形象处于“被塑造”的不利境地,中国形象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

另外一些学者认为,在中国形象“自塑”的过程中,存在着主体性缺失和跨文化传播乏力甚至错位等诸多问题。一方面,在国际话语的建构过程中,“中国”多是“沉默的对话者”,很多时候是有“对话者”之名而无“对话者”之实,缺乏对自身形象建构的主导权;另一方面,我们的对外传播依然宣传色彩比较浓厚,跨政体、跨意识形态、跨文化、跨语言的传播观念滞后,传播途径单一。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传播力的提升,从而弱化了中国国家形象。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