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察哈尔快讯 > 2011年 > 第12期
学界连线:“2011年中国外交回顾与展望”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31日  来源:察哈尔学会  作者:编辑与出版事务部  阅读:2523

由外交学院主办、人民网协办的“风云世界 激扬中国——2011年中国外交回顾与展望”研讨会18日在北京举行。与会学者围绕“经济外交”、“周边外交”、“中国与大国关系”等5个专题,盘点了今年中国外交工作的成就,回顾了外交工作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为维护国家权益、促进济发展和推动国际合作所做的工作。

 

 “智慧比拳头更重要”

随着中国稳步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央,国际上特别是西方一些人指责中国外交强硬,国内一些舆论又说中国外交太软。外交部部长助理乐玉成在主旨发言中指出,中国外交顺应了世界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大势,不能简单地用“软”和“硬”来界定中国外交。中国人讲刚柔相济,斗争和妥协是实现外交目标的方式和选项。

“智慧比拳头更重要,”外交学院党委书记秦亚青说,“中国的外交不是小外交,是大外交,需要继续坚持理智外交。”

最近美国调整亚太战略,有人对此感到担心,怀疑中美能否在亚太和平相处。乐玉成说,太平洋足够宽广,应能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的共存与合作。中国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很多人认为“狼来了”,结果入世十年,“与狼共舞”越舞越好。在外交上也要有这样的胸怀,面对形势变化,要用合作而不是对抗的思路来解决问题。外交学院院长助理兼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王帆说,美国虽然重返亚太,但其亚太政策其实是依靠盟国,让盟国分担责任。

 

周边环境保持向好趋势

2011年,全球乱象频生。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助理兼美国研究所所长袁鹏说,“其实乱中有序,各大国对内都在搞深层的体制性变革,对外都在积极抢占对己有利的战略空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党委书记邢广程说,中俄关系在中国大国关系中是最稳定、内容最丰富的关系。2011年,中俄关系又有新内涵,两国关系提升为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中国全方位的开放中,还应该更加重视发展同俄关系。

袁鹏说,今年中美关系总体来看显得更加微妙和复杂。胡锦涛主席访美,开启了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过去30年的中美关系画了一个分号,为未来30年的中美关系提供了一个新起点。

欧债危机不断深化,欧洲希望获得中国救助的呼声非常高。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所长李向阳说,谈及中国是否应该购买欧洲债券问题时,应注意在这里使用的是“购买”,而不是“救助”。购买国债是一种市场行为,购买方有权提出有关权益的要求。而出售债券方愿不愿意答应有关条件,取决于对资金的需求。这一问题,在未来一年仍然是中欧经贸关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今年国内外都格外关注中国与相关国家的海上争议问题。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沱生说,面对严峻的挑战,中国的应对是好的。坚持并强调了主权在我,通过和平对话解决问题,始终保持克制,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坚决反对外来势力插手等方针。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郭震远说,2011年我国的周边环境继续保持向好趋势,在冷战结束以来20年间,特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的10多年中,周边环境向好的趋势一直在发展。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仁伟说,我们已经保持了一个大国共处的基本环境,亚洲的大国关系是一个平衡的关系,各得其所,实现权利、利益和贡献的均衡。

 

领事保护取得很大成就

今年,中国公民撤离利比亚,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的理念。外交学院外交学系副主任夏莉萍说,2011年的中国领事保护工作表明,中国领事保护的应急协调机制和预防机制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从埃及、利比亚和日本三次撤离行动来看,中国领事保护的应急协调机制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并有所创新和发展,充分体现了国家统一领导、多元参与、协调配合的总体外交优势,有力地维护了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全。同时,领事保护机制当中以预防为主的努力在2011年继续得到了深化和巩固。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逸舟说,领事保护问题可以说是当今世界大国中间最有挑战性的任务之一。现在,我国外交领事保护涉及的案件一天就有上百件。中国人一年的出境人数超过6000万人次,领事保护压力非常大。

乐玉成说,新形势下做好外交工作并不容易。当今世界变化之大前所未有,中国的快速发展也日新月异。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虽然已位居世界第二,但同美欧日相比,中国经济的“蛋糕”还不够大,质量也不够好。我们的是粗粮蛋糕,人家的是奶油蛋糕,而且人家分蛋糕的人比我们少得多。中国国情的复杂性导致中国人对本国的认识不一样,对外交的诉求也不一样。我们在外交上还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