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眼里的中国人形象——在日本20年的观察与实践
一、中国人民富起来了——日本媒体的中国人形象的变迁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大量中国人东渡日本,不少人是打着留学的幌子,实际上是为了淘金。少数中国人在日本参与了一些犯罪活动,日本大报的社会面因此经常出现中国人犯罪的报道,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日中国人”=“犯罪者”的偏见看法在日本社会盛行。
时过境迁,中国人的钱包鼓起来了,到海外旅行、来日本观光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日本媒体在报道他们时,基本上聚焦在日本购物消费,电视画面经常有他们在免税店和高档百货店大把大把地数日元、刷信用卡的镜头。中国人富起来了的形象深深地留在了日本人的心里。但是,从中国人的表情、媒体的评论,大多给人以“暴发户”的印象。
据笔者长年观察,日本报刊电视关于中国和中国人的报道,负面报道较多。由于其读者(观众)群庞大,很有影响力,因此中国人的国际形象在日本并不理想。一些右翼出版社和右翼文人,还专门出版攻击中国的图书。这些出版物,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日本人对中国人的印象。
二、中国人的国际形象与中国软实力
不可否认,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大大地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提升了中国人的国际形象。还有,在今年的日本大地震发生以后,包括三一重工等中国企业支援日本抗震救灾的举动,塑造了中国人的良好形象。这种崭新的国际形象是不可估量的软实力,是中国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海外看中国人的国际形象,或许会看得更加清楚,有时也就越发感到心痛。这些年,中日之间大小事件不断,影响中国人国际形象的事件不少,对中国人的国际形象是较为不利的。如2008年的毒饺子事件,2011年的温州动车事故和小悦悦被压致死事件等。
10月30日上午,日本《朝日新闻》在一版发表深度报道,介绍中国社会拜金主义蔓延到所有行业,连报考教师也接受男考生的金钱贿赂、接受女考生的性贿赂,学生选班长也由家长行贿多少决定。10月31日发行的最有影响的朝日新闻社周刊《AERA》还在关注小悦悦事件。读后触目惊心,久久无语。
中国软实力与中国人的国际形象成正比。因此,中国人的国际形象的好坏,关键在中国自身的发展,特别是软实力的提升。
三、树立中国人的国际新形象,海外华人大有可为
他们了解所在国和祖籍国,有条件也有能力为改善和提高中国人的国际形象作出各自的贡献。祖国应该更加重视和充分利用海外华人的力量,积极支持他们为提升中国人的国际形象开展的各种活动。
这里介绍一下笔者在日本的实践,请各位批评和支持。
1.向所在国主流媒体投稿,反映中国人的心声。笔者的第一篇日语稿件《希望也报道外国留学生的正面消息》,刊登在1992年8月15日的《读卖新闻》,受到广泛关注。以后在日本各地的报刊,发表了200多篇类似投稿。
2.利用所在国新闻政策,创办新闻与出版机构,为向国际推介中国人的崭新形象创造平台。
针对日本媒体的中国人犯罪报道,于1998年出版了《在日中国人大全》,收录上万名活跃在日本的中国人数据,第一次全面展示了在日中国人的活跃情况。
之后,推出《负笈东瀛写春秋》(日文版书名为《中国人的日本奋斗记》)、《创业物语——在日中国人自述》等全景式报告文学集。还有《祖国之钟》、《商旅》等老华侨的日语传记,全面介绍中国人为日本的国际化作出的贡献。
出版《35号投手温家宝》和《温家宝公共外交艺术初探》,为树立中国领导人的崭新形象作了有益的尝试。
3.创办星期日汉语角,为中日民众面对面的交流创造崭新的平台,为中日国民的相互理解提供机会,改善了日本人心中的中国人形象。
4.举办面向日本人的汉语作文大赛,为日本朋友用中文向中国朋友表达心声提供机会,把他们心目中的中国人形象诉诸纸面,促进了相互交流。
四、如何树立中国人的国际新形象
1.中国人的国际新形象,关键在于中国本身的发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衷心期待祖国更加繁荣富强,更加民主,更加自由。政治体制和新闻报道的改革,国民道德的回归,可以说是刻不容缓。
2.推广新的“三个代表”——出国了我代表中国人,出省(市区)了我代表本省人,出了县我代表本县人,培养国民新的“三个代表”意识。包括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小事开始抓起,提高国民修养。
3.邀请海外华人担任中国、各省市区、各市州县的形象大使,为祖国和家乡建言献策,共同努力向世界展示中国人的崭新风采。积极支持海外华人为提升中国人国际形象所举行的各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