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对华公共外交战略为研究对象,围绕美国对华公共外交实际运作中目标与效果之间的错位与调试这一核心线索展开深层次的探析。在梳理公共外交丰富的内涵的基础上,紧扣美国对华公共外交战略的历史脉搏,将美国之音对华广播与中美富布赖特项目作为美国对华公共外交实践中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两个典型个案进行具体详尽的扫描透析。籍由考察美国对华公共外交实践在不同时期所取得的成效影响,揭示美国对华公共外交战略在不同“时”“势”之下如何“相时而动”、怎样“因势而变”,以图发挥其公共外交的最大效用。在加深对于美国对华公共外交战略的学理认知同时,也力求为今后中国公共外交体系的完备构建提供若干鉴戒。
作 者:檀有志
出版发行:时事出版社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寺2号
邮 编:100081
发行热线:(010)88547590 88547594
读者服务部:(010) 88547595
传 真:(010) 68418647
电子邮箱:shishichubanshe@sina.com
网 址:www.shishishe.com
印 刷:北京昌平百善印刷厂
《美国对华公共外交战略》目 录
前 言……………………………………………………………… (1)
序 论……………………………………………………………… (3)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3)
二、选题的双重意义………………………………………… (5)
三、现有研究的回顾………………………………………… (8)
四、主要的研究方法………………………………………… (18)
五、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20)
六、全书的基本架构………………………………………… (22)
第一部分公共外交的学理阐释
第一章应运而生:公共外交的勃兴发展
第一节公共外交的概念界定…………………………………… (29)
一、公共外交概念的内涵…………………………………… (32)
二、公共外交概念的外延…………………………………… (35)
第二节公共外交的发展动因…………………………………… (46)
一、全球化浪潮为公共外交登上历史舞台布下一道
厚重的背景……………………………………………… (46)
二、信息革命为公共外交的蓬勃发展提供一记有力
的推动……………………… ……………………………(50)
三、公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力渐趋加重使公
共外交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 (52)
四、核武器的出现是公共外交兴起和发展一个相当
重要的刺激因素………………………………………… (56)
第二章见仁见智:公共外交的理论积淀
第一节国外公共外交研究的理论积淀………………………… (61)
一、美国官方对公共外交的界定…………………………… (61)
二、国外学术界对公共外交的研究概况…………………… (64)
第二节国内公共外交研究的理论积淀………………………… (75)
一、中国官方对公共外交的认识……………………… ……(75)
二、中国学者对公共外交的研究现状……………………… (77)
第二部分美国对华公共外交战略的现状剖析
第三章错位调适:美国对华公共外交战略的发展脉络
第一节美国公共外交大战略…………………………………… (93)
一、美国公共外交的发展概况……………………………… (94)
二、美国公共外交大战略的四大发展阶段………………… (104)
第二节美国对华公共外交战略………………………………… (115)
一、双向合作阶段(二战期间至新中国成立)…………… (116)
二、单向输出阶段(朝鲜战争至中美关系正常…………… (120)
三、恢复稳定阶段(中美正式建交至冷战结束)………… (125)
四、调整发展阶段(冷战结束以来)……………………… (128)
第四章相时而动:“美国之音”对华广播的调整轨迹
第一节“美国之音”的发展历程与角色转变………………… (134)
一、二战期间的“美国之音”——反击法西斯的
“无形利剑”…………………………………………… (135)
二、冷战时期的“美国之音”——反苏搞演变的
“破城之椎”…………………………………………… (138)
三、冷战结束以后的“美国之音”——肩负新任务
的“乱国之音”………………………………………… (143)
四、“9•11”事件以后的“美国之音”——为政府
补台的“反恐先锋”…………………………………… (145)
第二节“美国之音”对华广播的调整轨迹…………………… (147)
一、对华广播的发展历程与调整概况……………………… (147)
二、对华广播的节目设置及其意图………………………… (151)
三、对华广播的宣传手法及其效果………………………… (156)
四、“美国之音”对华广播在对华公共外交中的地位…… (162)
第五章因势而变:中美富布赖特项目的转变历程
第一节富布赖特项目的设立过程与管理模式………………… (167)
一、富布赖特项目的设立过程……………………………… (167)
二、富布赖特项目的管理模式……………………………… (174)
第二节中美富布赖特项目的转变历程………………………… (177)
一、国共政权转换之际的中美富布赖特项目 ………………(178)
二、中美建交以后的中美富布赖特项目…………………… (189)
三、中美富布赖特项目在美国对华公共外交中的地位…… (202)
第三部分美国对华公共外交战略的走势研判
第六章效用至上:美国对华公共外交的战略意图
第一节美国公共外交战略的基本意图………………………… (209)
一、美国公共外交目标设置的“五部曲”………………… (210)
二、美国公共外交战略的基本意图………………………… (212)
第二节美国对华公共外交战略的深层认识…………………… (228)
一、美国对华公共外交中的两个典型个案………………… (228)
二、美国对华公共外交战略的深层认识 ……………………(231)
第七章因时顺势:美国对华公共外交的未来走势
第一节新时局下美国公共外交的发展动态…………………… (237)
一、网络外交的复合影响…………………………………… (237)
二、美国网络外交的勃兴态势……………………………… (241)
三、美国网络外交的学理剖析……………………………… (246)
第二节新情势下中国公共外交体系的联动构建……………… (250)
一、软实力理念与公共外交实践…………………………… (251)
二、无比丰富的软实力资源与亟待加强的
公共外交能力…………………………………………… (253)
三、从软实力的战略视角出发打造中国的
公共外交体系…………………………………………… (258)
结 论
一、对公共外交理念的基本认知…………………………… (265)
二、对美国对华公共外交战略的…………………………… (266)
三、对中国公共外交体系构建的若干启示………………… (269)
参考文献…………………………………………………………… (273)
一、中文参考文献…………………………………………… (273)
二、外文参考文献…………………………………………… (286)
三、法案、报告及内部档案等……………………………… (397)
四、网络资源………………………………………………… (302)
后 记 …………………………………………………………… (305)
前 言
近年来,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这一新的外交形式在国家对外交往中承担着越来越重的戏份,其对传统外交的能动增效作用日益为世界各国政府与学界人士所广泛认同。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技术的革新,公共外交的内涵外延也将愈加丰富与多元。
美国是一个比较注重运用公共外交的国家,其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公共外交带有多重的战略意图。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为重要也最为复杂的一组双边关系,如何认识与怎样处理中美关系是关乎整个中国外交战略布局的一处关键点所在。既往有关中美关系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大都是从传统外交的角度所做的分析。而由于公共外交是一种对于传统外交的有力补充和重要超越,中美两国间的公共外交实际上已成为中美关系大格局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双边关系中发挥着自身独特效用,能动地增进两国之间、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理解。有鉴于此,透过公共外交这一新的独特视角,扫描透视美国对华公共外交战略的错位与调适将非常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中美关系大势。
笔者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发展、新变化,大体遵循“公共外交的学理阐释”、“美国对华公共外交战略的现状剖析”及“美国对华公共外交战略的走势研判”这三大部分来布局行文,力图对美国对华公共外交战略进行较有深度的探讨,兼对中国公共外交体系构建进行较有远见的思考。在充分理解公共外交理念的基础上,紧扣美国对华公共外交战略的演进脉络,选取美国之音对华广播与中美富布赖特项目作为典型个案展开具体透析,来探究美国对华公共外交因何以及如何进行战略调整与政策转变。而贯穿全书始终的一条主线,即是跌宕起伏的中美关系。
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9•11”事件以来最为动荡、波折的时期,同时也是中国综合国力稳步攀升、国际地位更显突出的敏感期。中美关系要想继续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中国要想在波谲云诡的国际政治舞台上始终占据一个有利的位置,就必须进一步大力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而这就要求务必尽快构建起一个比较完备的中国公共外交体系。然而公共外交目前在中国的学理研究和实践操作均相对较晚,有关中国公共外交体系的构建则尚处于积极摸索之中。正是基于这诸多方面的考量,本书的适时刊印,对于中国审慎灵活地处理好复杂的中美关系以及认真到位地汲取美国公共外交的经验教训,以便“少走弯路,不走老路,力辟新路”,具有不言而喻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