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察哈尔评论 > 周虎城
周虎城:从郎朗弹奏事件看公共外交的雷区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8日  来源:  作者:周虎城  阅读:1822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进行晚宴时,著名华人钢琴家郎朗在现场演奏了一曲《我的祖国》。由于这首歌是1956年上映的抗美援朝影片《上甘岭》的主题曲,因此引起广泛争议。有人借此给美国国会领导人和希拉里国务卿写信告状,认为歌词里赤裸裸地把美国军队形容为“豺狼”,并且要用猎枪来对付它,信中还说,“在美国总统的国宴上演奏这样的歌曲,难道不是对美国国家的极大羞辱吗?”也许这样的指摘过于上纲上线,但在美国国宴上挑选这一歌曲,显然是不合适的,一旦被美国反华势力加以利用,一件原本可以用音乐来传达友谊的事情竟可能变成伤害美国人民感情的事件。
  虽然郎朗一再声称自己并不清楚《我的祖国》背后的历史背景,但按照他多次演奏该歌曲的经历来看,如果真的一点也不了解,反倒是对音乐的不严肃和不认真了。在美国国宴上如此不认真,即使完全按照郎朗本人的解释,从公共外交的角度来看,也是不合时宜的。中美国宴是一场政府外交,而请出中美音乐家用音乐来表达友谊,这其实是要借助于音乐交流来促进双方人民的友谊,无疑是公共外交与政府外交的配合演出。演奏中国歌曲的目的应当是让更多的美国民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是以此来讽刺美国。在风波骤起之前,郎朗曾说,”演奏我们中国人心目中‘最美的歌’之一的《我的祖国》……仿佛是在向他们诉说我们中国的强大,我们中国人的团结,我感到深深的荣幸和自豪。”这表明郎朗对歌曲的某些特征是有所了解的。在有所了解的情况下,为什么不事先调查歌曲的历史背景呢?为什么不考虑到外交场合的特殊性呢?

  细节决定成败。或许郎朗并无意利用音乐来使美国难堪,但事实并不是根据一个人的观念决定的,事实就是事实。事实上《我的祖国》曾经就是一曲著名的反美歌曲。在公共外交的过程中,我们只能看待后果,而不能总是从“心意”出发,从初衷出发。因为即使初衷再圣洁,一旦造成不良的外交后果,这个初衷也必定是有缺陷的,是不完满的,是值得改进的。在任何国际场合,我们的一言一行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国民对中国形象的认知,尤其是带有外交使命的场合,更须注意,切勿因小失大。
  但责任不能由郎朗一个人来扛。在重大的国际外交场合,任何表现都具有一定的敏感性,郎朗将在美方国宴上弹奏的歌曲照常理应当由我国相关机构备案,非但备案,还应当和郎朗互相研究,弹奏哪样的歌曲最为合适。幸好郎朗的弹奏行为发生在崇尚多元文化的美国,如果其弹奏行为发生在极端原教旨主义较为活跃的一些国家,恐怕就会酿成重大文化冲突,甚至于引发层出不穷的抗议浪潮。
  
公共外交并不简单,不是光懂得外交礼仪就足够的,还需要我们提高自身素养,有针对性地了解他国文化,琢磨自身行为可能存在的不当之处,尊重其他国家的文明与历史,从而有效地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每一个文明都有其特别之处,也有其拥有共同价值的地方,在公共外交概念里,不同文明冲突之处应为“雷区”,要少碰和禁碰,避免因不了解、自大而影响国家形象,乃至于引发民间冲突,给政府外交蒙上阴影。公共外交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各国民间交流,绝非相反。因此,公共外交行为者理应在不同文明的非冲突区域或共性之处做文章,避免在可能出现文化冲突与纠纷的“雷区”中行走。

  追究郎朗白宫弹奏事件的责任倒在其次,关键是我国相关管理机构应当更加重视公共外交的作用,不能为了迎合国内的某些民族主义情绪而损害国家间关系尤其是大国关系。政府外交固然重要,但公共外交也日益显示出其独特性,一首恰当的歌曲可以拉近双方民众之间的心理距离,而一首不合适的歌曲则可能使他国民众对中国社会产生较为负面的看法,这种负面的看法是可以通过院外压力传递到政府外交层面的。如果我们真正建立起公共外交的理念,重视和他国民众的交流,重视他国文化,重视双方之间的历史交往,我们在外交层面的很多工作可以事半功倍。比如在领导人访美期间,在中国举办一些促进中美友谊的活动,如二战美军援华影展等,效果就会更好,会对领导人的出访效果加分。不独美国,任何一个国家与中国的交往都会存在一些友谊行为,以公共外交的方式弘扬这种友谊,会让他国观察到中国国民的友善,如此长期以往,中国的国家形象将会逐渐摆脱诸如“中国威胁论”、“中国傲慢论”等的不良影响。
  这就是郎朗白宫演奏事件引发的一些关于公共外交的教训。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