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韩建交30周年的2022年正在走远,一些有声有势的纪念活动也陆陆续续结束了。与一些宏大的叙事不同,不久前的一场中韩MZ世代青年论坛反倒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许是那些中韩之间正能量的华丽辞藻听得有些麻木了,直面两国年轻人之间相互嫌恶现象的讨论,更让人觉得可贵而新鲜。
MZ世代,千禧一代和新世纪的年轻人,出生于全球化的浪潮,成长在互联网环境,现在却相互地“嫌恶”起来,而且以中韩之间为甚,的确让很多人觉得不同寻常,也让两国政府开始重视,强调要“加强青少年交流”了。
论坛的参加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萨德问题的后续影响以及疫情阻断了中韩两国之间正常的青年交流;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情绪借着互联网的传播平台和蒙面功能而泛滥;文化遗产的“你的我的”之争像是打地鼠游戏,这边刚刚砸下去,那边又冒出来;一些博眼球的,或是一向不乐见两国交好的媒体,总是及时而又准确地找到那个挑动两国网民神经的刺激性言论,再扩大加工传播出去,加剧了两国青年对对方“嫌恶”。如此等等。
这样找下去,恐怕原因还有一箩筐。比如,远者,关于历史上“朝贡体系”见解的分歧,民族独立带来的国际体系由垂直化向扁平化的演进;近者,朝鲜战争乃至冷战的后遗症等等,这样的历史背景和教育成长环境对青年人的思维及观念的成型不能说没有影响,中国青年中的大国主义情绪,韩国青年中的“去中国化”意识,当可作为例证。
其实,对于两国之间,包括青年之间的一些“嫌恶”,一部分可以持“平常心”。正如有识之士们常常提到的“搬不走的邻居”、“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一样,既然离得近,交道打多了,必然会时不时产生一些龃龉和摩擦,就像俗语所说的“勺子和锅”的关系,难免不发生碰撞,也有人喜欢把中韩关系比作夫妻,称“吵架”也是一种沟通方式。
但这种嫌恶情绪继续发酵,或者长期存在,则是另外的问题了,毕竟民意是国与国关系的基础,尤其在民主国家,也可能会左右对外政策的方向。而且,青年还是国家的未来。
一些零零碎碎的矛盾和摩擦,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消弭,但价值观的差异,却不是朝夕可以改变的。中韩两国青年人之间的矛盾和分歧有很大一部分和双方的价值理念不同有关,直接导致了对对方国家好感度的降低。
韩国总统难有善终,动辄锒铛入狱,在任的总统也被弹劾,朝野争斗不息,示威游行不断,在部分中国青年人看来,韩国是一个“混乱”的国家,政局不稳,效率低下,不乏公开的揶揄和冷嘲热讽。但在韩国青年的眼中,却是韩国民主战胜了权力的傲慢,虽然他们也会对腐败和极不公平表示“羞耻”,但总会洋溢着个人权利的自豪。
在萨德问题上,部分中国青年认为不让“韩流”进入中国、不去韩国旅游作为报复理所应当,但很多韩国青年认为这是“大国耍横”。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韩两国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理念,两个国家的年轻人,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难免形成不同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对方国家的看法和角度自然会产生差异,对两国间乃至对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的评判也自然会存在分歧。求同存异虽是不错的解决方案,但这种纽带关系毕竟是不甚牢固的,不免有“同床异梦”之嫌,一有风吹草动,便会“临头各自飞”。
“三观不同,难以相融”,价值观的相互共有共享,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何况,目前的世界似乎出现了价值观不但多元化、而且对立化的苗头,意识形态的对立越来越被提及,被强调,新冷战的幽灵也隐隐闪现,价值观的融合恐怕更难了。
诞生于全球化时代、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MZ世代,本有开放、独立、包容的特性,有着共有共享价值观的良好条件。两国MZ世代的交流,诚然应该加强,但不应局限于、停留于表面的“见招拆招”式的应对方式,理应着力加强两国青年人共同价值观的构筑,从意识和理念上拉进两国青年的心理距离,最终筑牢两国关系的基础。毕竟,比起其他国家,“搬不走的邻居”、“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对中韩两国青年的交流来说,是得天独厚的优势。
作者系察哈尔学会副秘书长、延世-察哈尔中心主任,本文发表于2023韩文《中国》杂志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