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察哈尔评论 > 张敬伟
张敬伟:修宪既合中国之时又符全球大势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01日  来源:大公网  作者:张敬伟  阅读:1470

  与时俱进地修改宪法部分内容,使根本大法符合时代要求,在任何国家都是应有之义。对中国言,这不仅有利于推动我国宪法完善发展,更好维护宪法的尊严、权威,也有利于更好发挥宪法对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的规范、引领、推动、保障作用。

 

  随时代发展而修宪

 

  中国修宪引发全球普遍关注,西方社会更是连番误读。箇中原因,一是中国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坐亚望冠的强国趋势已成;二是中国方案愈来愈具吸引力,中国模式更具超越西方的号召力;三是西方社会习惯以自我中心的政治模式和思维方式去衡量中国,将西方模式视为政治正确的范本,因而以所谓普世价值去否定中国,这只会增加西方社会的自我焦虑。就现实而言,中国修宪不仅合乎中国发展的时代要求,也契合全球大势。

 

  从1954年通过第一部宪法开始,中国宪法就一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实践和更新。1982年宪法公布后,也于1988年、1993年、1995年、2004年进行过四次修正。这时正处于中国改革开放期间,每次修宪都把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创造的先进理论和伟大实践上升为宪法规定。本次对宪法部分内容进行修正,也是把十九大报告中的核心理论写入宪法。

 

  将执政党的意志、人民的意愿写入国家宪法,这既是中国依宪治国的基本体现,也是中国模式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象徵。

 

  十九大确立的发展目标,需要新的领导核心带领执政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去砥砺实践。更重要的是,中国社会积累的诸多矛盾需要这个领导核心去解决,中国社会正在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时,反腐行动依然需要筑牢制度根基,此外还面临着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艰巨任务,中国社会矛盾已经发生变化──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还刚刚破题……因此,中国不仅需要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动能,更需要一以贯之的坚定领导力支撑。

 

  修宪不仅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进国家根本大法的昇华,更是执政党领导力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中国梦的核心要义。

 

  西方政治模式陷入困顿

 

  综观全球,中国执政党的领导力、执行力、号召力也已经成为全球的典范。在这方面,执政党理论不断发展、更新并实现民意、党章和宪法的和合为一,是中国模式带给全球的新经验。

 

  相比之下,西方引以为傲的宪政模式则陷入困顿。西方世界的盟主美国,在特朗普时代不仅放弃了全球责任,而且也以“美国优先”的名义,不愿成为西方世界的领导者。奥巴马时代的地缘政治和经济战略已被特朗普抛弃,美国虽维持了“超级大国”之名,但是再无全球领导者的气概。经歷危机后的美国,正成为逆全球化的策源地,并且使这股民粹主义的逆流传导至欧洲社会。

 

  英国势将脱欧,欧元区也在闹乱子,法国的马克龙去年刚刚险胜马丽娜.勒庞的极右翼政党登上总统之位。从美国到英国,从意大利到法国,政党轮替的政治旋风,久之就形成了政党恶斗。政府政策缺乏稳定性,特殊利益集团党同伐异,政治内耗使西方社会在危机时代和新经济周期的流弊凸显。一向严谨的德国和精于算计的日本,无论是默克尔还是安倍晋三,也都通过各种方式,实现政党执政的稳定性和领导人任期的长期性。前者,不惜向社民党作出重大让步也要继续组成联合政府;后者则千方百计努力争取成为“战后任期最长首相”。

 

  时代在变化,秩序在调整。当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新型全球化的引领者,当中国通过产能和资本专案打造全球互联互通的命运共同体,中国主导的全球治理新秩序已经成为新经济周期的全球新选择。因此,以西方宪政模式衡量中国修宪是不合时宜,中国宪政模式也符合全球发展新方向。

 

作者:张敬伟,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

文章来源:大公网,201831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