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读卖新闻》1月6日报道,由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和国际航道测量组织共同管理的国际海底地名分委会,4日公布了2017年的审议结果。这次中国提出了冲鸟礁以南的“九州帕劳海岭南部海域”的海底地形命名提案,并有6项获得通过。在全部113项申请中,中国的提案最多为41个。韩国也有4项提案获得通过,其中两项的申请海域涉及日本海,在韩国提案中标注为“东海”。日本政府代表提出了抗议,理由为“日本海”是唯一获得国际承认的地名。日本有34项申请获得通过,其中包括冲绳诸岛南方海域的18项申请,诸如“龙之介海山”、“漱石海脊”等,对海底地名的称谓都与文豪有关。以日本文豪名字冠名的地形群被作为“文豪海山地形区”已经被国际社会所承认,其中还包括2014年获得通过的“康成海山”等地名。
“文豪海山地形区”这一带海域属于日本专属经济区的边界海域,日本之所以将海底地名用日本文豪的名字命名,其目的并非为埋藏很深的奥秘,属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其一、唤起民众关心关注
日本申请用本国文豪名字命名海底地名彰显其管辖海域,以唤起民众关心、关注。海域与陆地不同,海上没有高大建筑物或标志性的地标作为参照物,一般人不借助海图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在海上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看上去只是汪洋一片,更不知道本国管辖海域在何处。尤其是海底,更是无人关心,也无法关注。被海水覆盖的地形地貌,不是专业人员根本无法知晓,即使有人感兴趣想了解一二也无从下手。有鉴于此,日本对海底地名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文人墨客名字命名,乃是唤起国民兴趣性和关注度的一个有效手段。至少平头百姓在听到这些远离本土被海水覆盖的地名时,对神经刺激后多少留下一点印记。使用所谓的“龙之介海山”、“漱石海脊”、“康成海山”等比起用一号海山、二号海脊、三号海盆等效果要好几倍,甚至几十倍。芥川龙之介在日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正时代的小说家,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写了超过150篇短篇小说。其中《罗生门》、《竹林中》是其脍炙人口的世界性经典之作。夏目漱石更是了不起的大文豪,乃是名副其实的近代作家,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他的门下出了不少文人,芥川龙之介也曾受他提携。他一生坚持对明治社会的批判态度,1984年,他的头像被印在日元1000元的纸币上。川端康成是日本新感觉派的著名小说家,一生创作了100多篇小说,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手法纯熟,浑然天成,1968年获的诺贝尔文学奖。日本领土由四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国土面积只有38万平方公里,领海面积43万平方公里,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管辖范围其面积则多达447万平方公里。日本借名人之手让国民关注、关心自家的管辖海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好办法。
其二、修筑篱笆防范未然
海底地名虽然只是一个符号,在一般人看来对海底地形起什么名字,叫什么名称都无所谓。但是,作为岛国的日本却把它看得很重,这是从历史中总结的经验和教训。现在的海底地形命名要考虑到若干年之后,一旦与邻国或其它国际组织发生矛盾和争执时,名字起的好坏有可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起了好名字,有时能起到有效的证据作用,相反就会起反作用。此次,韩国在向由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和国际航道测量组织共同管理的国际海底地名分委会的提案中就是使用东海代替日本海,引发了日本的抗议。以此类推,我国周边的东中国海以及南中国海的称谓对与邻国划界时也能起到有利于我方解释的作用,加拿大不久前提供的海图上面就标有南中国海字样,为我国争取南海海洋权益提供了非常有利、有力的证据。日本此次用世人皆知的本国文人墨客名人的名字命名海底的海山、海脊、海盆,除了便于国民记住、记牢之外,还有扎紧篱笆防范未然的意图在其中。这些名人不仅在日本国内大名鼎鼎,全世界都知道,所以无论有意无意只要提起这些海底地形地物的名称等于在为日本进行免费宣传,人们从其名称自然会联想到这片海域是属于哪个国家管辖的,至少知道是哪个国家命名的。日本用文豪名字命名海底地名,随着时间推移必将广为流传,而且时间越长名气越大。
三、争夺冠名惯用伎俩
在海洋权益争端问题上日本向来寸步不让、滴水不漏,在与邻近国家有岛屿和海域争议时,一定不使用他国的名称必然使用自己起的名字,否则会翻来覆去彻夜不眠。日本与所有的近邻均存在领土争端,但是日本绝对不使用对方的称谓,必定重新命名。中国称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而日本称作所谓的“尖阁诸岛”;把俄罗斯称作南千岛群岛的岛屿说成是北方四岛,并将四个小岛分别命名为国后、择足、齿舞、色丹;与韩国的争议岛屿,韩国称独岛,日本起名叫作竹岛;还有,原来的琉球改称为冲绳。日本还有更可笑的举措,2004年为报复中方不提供“春晓”油气田地质资料,毅然决然租用挪威籍物探船“胜利”号在我“春晓”油气田以东大约30公里的海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物探作业,物探结束后又在我“春晓”油气田附近用日文命名“三个井位”,春晓对白桦、天外天对樫、断桥对楠。其实,日本为了争取国际海底地名分委会批准申请海底地名,10多年前就与韩国为了独岛附近海底地形的冠名,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双方摩拳擦掌,斗争非常激烈,甚至差点动武。好在,最后一刻日韩双方谈判代表都让了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国际海底地理实体命名分委会(SCUFN)成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从分委会成立之初就作为主要成员国积极推进海底地形名称的注册。而中国从2011年才开始参加,当年也是北京首次成为会议举办地。中国以此为契机,注意到了海底地形命名的重要性。之后,中日两国在分委会会议上频繁发生对立和摩擦。在日本的眼里,中国政府把积极推进海底命名作为加速建设“海洋强国”的一个具体举措,目的就是要在东海和南海造成既成事实,让国际社会加深“中国已实际控制”的印象。面对这一实际状况,日本方面有人建议对此不仅要有所反应,还要先发制人进行应对,确保人才培养和充足的经费预算,构筑应对态势。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中国于2011年加入国际海底地理实体命名分委会,虽然入会比较晚但是中国由于对世界海底地形地貌调查能力日趋提升,调查航次越来越多,命名提案数量猛增,被核准案件数量名列前茅。2016年,中国国家海洋局共提交了50件命名申请,数量是上一年的两倍多,区域涵盖了东太平洋、中太平洋、西太平洋、南海、西北印度洋和西南印度洋,还有紧贴日本主张管辖区域的命名申请约占提案的五分之一。其中16件被受理通过,其余19件受会议时间所限延期审议。2017年,中国提出了冲鸟礁以南的“九州帕劳海岭南部海域”的多个海底地形命名提案,其中有6项已经获得通过。在全部113项提案申请中,中国提案最多,达41个,占总数的35.9%。日本对中国的海底地形命名申请和注册结果十分关注,并感到异常紧张。一是中国海洋调查实力今非昔比,对全球海底调查船从过去的几艘发展到现在的几十艘,无论航次和频率,抑或范围和领域都是空前的,甚至用无与伦比来形容都不为过。二是中国对海底命名的申请提案明显增多,而且被核实批准的数量也大幅度增加,势头有增无减,日本甚至有些望尘莫,自叹不如。三是部分中国命名申请提案就紧贴日本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尤其是2016年度中国进行调查活动和申请命名的地点都尽可能地接近日本主张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日本所指的接近是指中国对西太平洋洋底的八处命名申请,这使不少日本研究者不得不感到中国有意为之。四是有关中国在日本主张的专属经济区附近积极进行海底命名的动向,日本政府分析认为,其权益并不会受到直接影响。但是,政府对相关动向表示关注。现在还只是在日本宣称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外侧,假设将来中国对其内侧的海底命名也提出申请的话,一旦通过审议,这会被中国当做否定日本大陆架主张的“补充材料”。想到这里,日本研究人员有些不寒而栗。
综上所述,日本在海洋权益问题上非常“认真”,连海底地形地貌的冠名权也看得很重,考虑再三,生怕自己吃亏。作为一个岛国,日本对于周边海域的管理和监视从来就没有放松过。韩国在独岛附近海域调查时,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巡逻船每次都采取了相应措施抵近干扰。据韩国海洋警察厅统计,日本巡逻船出现在独岛近海的次数和天数逐年增加,2003年为34次、48天,2004年为50次、71天,2005年达到79次、98天。日本对于中韩在海洋方面的调查活动并不是不想采取强硬措施,但日本政府出于政治上的判断还不想对中韩采取过激“行动”。日本《现代》杂志刊登过一篇“自卫队秘密作战计划”的文章,称日本自卫队在秘密作战计划中将中国称为“黄国”,将日本称为“蓝国”、韩国为“紫国”、朝鲜为“茶国”,并以S诸岛代表钓鱼岛,“C海”代表东海。从秘密计划可以看出,一旦上述海域“有事”,日本将放弃专守防卫的原则,转为主动攻击。可以认为,日本对中国越来越频繁的全球海底资源和环境,乃至地形地貌调查虽然充满着妒忌和反感,但是只能望洋兴叹,显得十分无奈。日本最为关注的是中国对靠近其主张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附近海域的海底调查,不仅害怕中国提出海底地形的命名提案,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坚决反对日本将冲之鸟礁视为岛屿,主张专属经济区及其大陆架。中国在海上实际调查获取的数据和资料,可以作为直接否定日本主张的有力证据。届时,日方会有口难辩,煮熟的鸭子有可能还会飞掉。
作者: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太平洋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研究员、浙江海洋大学教授
文章来源: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