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察哈尔评论
愚君看天下 | 中国与东盟应共同打造“一带一路”先行先试区和命运共同体示范区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02日  来源:察哈尔学会  作者:于洪君  阅读:621

作者:于洪君,察哈尔学会首席研究员、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原大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于洪君授权察哈尔学会发布



2013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尼西亚期间,在印尼国会发表讲演,发出了与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这一倡议与他当年9月访问中亚期间在哈萨克斯坦发出的中国与中亚国家密切合作,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相辅相成,构成了“一带一路”这一完整的世纪性倡议。今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嘉宾满座,其中包括许多来自东盟的国家和政府首脑。这充分说明,“一带一路”不仅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大踏步走向国际舞台中心的动员令,同时也是中国与周边各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整个世界联动发展的宣言书。中华民族与包括东盟在内的世界各国共襄“一带一路”盛举,将为当代人类社会发展谱写光彩夺目的新篇章。

 

中国与东盟相向而行合作发展既有历史基础又有现实需求

东南亚国家联盟即东盟,是当今世界区域一体化发展程度较高,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影响较大的一个国家集群。东盟10国所在的东南亚地区,历史上曾经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掠夺和奴役、剥削和压迫的重灾区。进入近现代以来,由于历史遗留的各种矛盾和各方现实利益冲突相互交织,东盟所在地区的局势始终很不平静。各种形式的战乱和冲突,此起彼伏,接连不断。东南亚地区因而素有“亚洲火药桶”之称。

 

中国与东盟各国,或山水相连,或隔海相望。这种唇齿相依的地缘环境和休戚与共的历史命运,使中华民族与东盟各国人民早就互通有无,情同手足,形成了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和无法割裂的血亲情谊。历史上那些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海上丝绸之路故事,有许多就发生在这一地区。上世纪40年代末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各国的关系错综复杂,路数各异,经历了国际风云变幻、地缘战略冲突的涤荡,同时也经受了各国几十年间内部局势变迁的严峻考验。但中国人民与东南亚各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如薪火相传,始终未断,且愈久弥坚。

 

1991年,全球范围内的东西方冷战宣告彻底结束。已经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0余年的中国,一直坚持把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当作主要外交任务,此时却意外地遭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孤立”和“制裁”。面对西方世界发动的对华“新冷战”,中国超越意识形态分歧和社会制度差异,与东盟正式建立了对话关系。中国人民与东盟各国人民的传统友谊与务实合作,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967月,中国成为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关系国。次年12月,双方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睦邻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之所以越来越重视同东盟的关系,一方面是因为,这时的东盟,已经不是上世纪60年代初创时期仅由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5国组成的“小圈子”,而是包括越南、文莱、老挝、缅甸、柬埔寨在内,共有10个成员国,人口超过5亿,面积达440多万平方公里的重要区域组织。它的发展潜能,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另一方面,东盟积极开展多方位外交,在本地区和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自1978年始,东盟每年都与美、日、澳、新、加、欧共体以及韩、俄、印等对话伙伴关系国举行会议,就重大国际问题交换意见。19947月,东盟倡导成立东盟地区论坛,与相关各国就亚太政治和安全问题交换意见。同年10月,东盟倡议召开亚欧会议,促成东亚和欧盟的政治对话与经济合作。1997年,东盟与中日韩共同启动东亚合作,东盟与中日韩(10+3)、东亚峰会等机制相继诞生。19999月,在东盟倡议下,东亚-拉美合作论坛宣告成立。在此形势下,美日韩澳印等域外国家都在不断加强与东盟的关系。

 

进入新世纪后,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国际力量对比趋于均衡、世界发展重心加速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大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得到快速发展。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3年,双方签署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中国成为东盟第一个域外战略伙伴,同时也成为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域外国家。此后,中国与东盟各领域务实合作全面推进,经贸关系发展取得骄人成果。到 2009年时,中国已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贸易额达1782亿美元之多。

 

正是在这一基础上,2010年,中国与东盟谈判成功,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区。这个覆盖11个国家,共有19亿人口,GDP总量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的出现,对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政治和安全关系,都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2011-2015年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与中国基本上是零关税。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201310月,时逢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0周年之即,习近平主席访问了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在此之前,习近平访问了中国在中亚地区的重要邻国哈萨克斯坦,在那里发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此次访问印度尼西亚,他在印尼国会发表讲演,提议中国与东盟用好中方设立的海上合作基金,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一带一路”这个“世纪倡议”的组成部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由此诞生。

 

东盟区域共同体构想与中方一带一路倡议存在全面对接的可能和广泛的合作空间

东盟是当今世界很有影响的区域合作组织。它早就明确表示,要以建设多领域共同体为目标,并且已经制定出详细的路线图。早在200310月,东盟各国首脑就已共同宣布,要在2020年建成以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为三大支柱的东盟共同体。200411月,东盟首脑会议通过《东盟安全共同体行动纲领》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行动纲领》,正式将制定《东盟宪章》列为东盟的一个目标,间在为东盟共同体的建设寻求法律保障。


20071月,东盟各国首脑在宿务会议上决定,将东盟共同体建设提前至2015年完成,当年11通过的《东盟宪章》,亦于200812月正式生效。根据该宪章规定,东盟共同体将由经济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组成。东盟建立共同体的目的,就是为了共同应对未来的挑战。20092月,第14届东盟首脑会议通过了《东盟共同体2009-2015年路线图宣言》及相关文件,各成员国就2015年建成东盟共同体提出了战略构想、具体目标和行动计划。

 

东盟同时也是世界上较早形成互联互通意愿的区域性国家集团。201010月,第17届东盟首脑会议通过了《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该规划囊括了700多项工程和计划,投资规模约为3800亿美元。上述规划的实施,将大大促进东盟地区的全方位联通。20134月,第22届东盟首脑会议出台了确保2015年建成东盟共同体所必须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步骤,提出了2015年后努力实现真正以人为本的东盟长远目标。鉴于内部发展不平衡等多种因素,东盟决定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于2015年首先实现经济共同体目标。

 

东盟所提出的建设区域共同体构想,特别是它所制定的发展互联互通的政策目标,与中国近年来大力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中国政府通过睦邻富邻安邻政策,实现包容发展和联动发展,最后走向共同安全和繁荣的战略主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东盟国家为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互联互通而形成的共同意愿和规划,与习近平主席发出的中国在周边地区以及古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更是存在着巨大的对接可能与合作空间。

 

正因此如此,2013年10月习近平访问印度尼西亚之后,还访问了马来西亚。访问期间,习近平同两国领导人一致决定,将中印尼、中马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印尼、中马领导人要共同加强对双边关系的顶层设计和指导;中国同该两国分别签署经贸合作五年规划,对接发展战略,确定新的合作目标和重点领域,提出2015年中印尼贸易额达到800亿美元、2017年中马贸易额达到1600亿美元,保持并扩大双边本币互换规模。中国将扩大对整个东盟的开放,提高中国-东盟自贸区水平,争取使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2020年达到10000亿美元。

 

更为重要的是,此次访问期间,习近平全面阐述了中国新时期发展与东盟关系的基本政策和战略目标。他指出,中国同东盟在发展进程中有共同追求,在维护地区繁荣稳定上有共同利益,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有共同语言,中国将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将坚持讲信修睦、合作共赢,同东盟国家商谈缔结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此次访问,明确地传递了中国愿同东盟各国休戚与共、并肩前行的新思维新理念,为中国-东盟关系新发展注入新动力。此访之后,东南亚地区,特别是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更为世界瞩目。中国与东盟的睦邻友好、务实合作与战略伙伴关系,展示出更有生机更富活力和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一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44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东盟成了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双方的相互投资不断扩大,截至2014年9月底,累计金融已达1231亿美元。


中国与东盟共同努力打造具有不同形式与内涵的共同体前景可期

作为“一带一路”世纪倡议的发起者,习近平主席本人高度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并且先后访问了多个东盟国家。尽管2014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内部个别国家在南海地区发生了矛盾和冲突,特别是中国与菲律宾、越南之间,围绕部分岛礁的领土主权之争和海洋权益之争急剧升级,中国仍坚定不移地与东盟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坚定不移地努力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2014年是双方共同确定的中国—东盟未来“钻石十年”的开局之年。这一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正式启动;中国参与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力推互联互通;双方贸易和投资持续增长;双方贸易增速远高于中国对外贸平均增速。

 

2015年,中国—东盟关系同样亮点纷呈。中国与印尼、越南共同庆祝了建交65周年,中国与越南建交65年首次实现双方领导人年内互访。此外,中国与菲律宾、泰国共同庆祝了建交40周年。中国与新加坡共同纪念建交25周年,习近平成功访新。中国邀请缅甸国内新出现的重要政治领导人、民盟主席昂山素季访华,取得预期成果。


这一年,一方面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一系列双边合作项目,推进中国与相关国家友好关系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东盟内部经济一体化程度继续加深,“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为双边务实合作注入新动力。中国提出了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系列倡议,主要内容包括:南海地区国家承诺全面有效完整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加快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积极探讨海上风险管控预防性措施:域外国家承诺不采取导致地区局势紧张和复杂化的行动;各国承诺依据国际法行使和维护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中马海军成功地在马六甲海峡举行了代号为和平友谊-2015”的实兵演练。


这一年,中国与东盟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项目合作,成就斐然。中国与印尼签署合建雅加达至万隆的高铁协议:中老铁路老挝段开始动工,开启中国铁路网连通东南亚境外铁路首个项目。中泰铁路合作项目在泰国大城府启动,双方开始合建泰国首条标准轨复线铁路。中国-东盟安全执法合作取得重大进展,双方决定共同建立安全促发展中国东盟执法安全合作部长级对话机制,以共同应对安全挑战。老挝一号通信卫星在中国西昌发射升空,填补中国向东盟国家出口卫星的空白。

 

老挝一号”通信卫星


这一年,习近平对越南和新加坡影响巨大。此次访问不仅对改善中越关系,加强新,同时也对密切和深化中国与整个东盟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访问中,习近平针对中国与东盟关系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反复强调,和平发展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讲信修睦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内涵。鉴于国际上有关中国发展道路、特别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存在各种歪曲和误读,习近平特别强调: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是大势所趋,但国强必霸并非历史的定律。他表示,中国将坚定地发展同东盟的友好关系,坚定地支持东盟的发展壮大,坚定地支持东盟的一体化建设,坚定地支持东盟在东亚区域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这番掷地有声的政策宣示,使东盟国家深切感到,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势在必得,中国坚持和平崛起志不可摧,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与东盟国家共建命运共同体,也将初心不改。

 

这一年,中国—东盟关系发展高潮迭起。中国—东盟第十九次领导人会议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在万象举行。中国政府总理李克强就继续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出了一系列新建议和新主张,东盟各国领导人也就此发表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新思想和新见解。此次峰会的最终成果文以及有关产能合作、有关应对海上紧急事态、有关适用海上意外相遇规则的联合声明,对中国——东盟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共同打造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共同实现中国——东盟合作发展、包容发展、共赢发展、联动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这一年,习近平对柬埔寨的访问影响巨大。中柬关系既重要又复杂,两国人民的传统根深蒂固,同时也经受过各自国内形势变化和地缘政治风云多变的冲击。按照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的出访惯例,他首先在当地主流媒体发表题为《做肝胆相照的好邻居、好朋友》的文章,烘托访问气氛。访问期间,柬方除明确表态支持并参加“一带一路”外,还希望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在柬埔寨建立起稳定而可靠的电力供应系统,将西哈努克港打造成综合性的经济示范港。中柬双方总共签署了31份合作文件,合作范围涉及产能、投资、水利、海洋、新闻等诸多领域

 

这一年,中菲关系出现重大转圜,在本地区和整个亚太事务中产生良好反响。当年12月,菲律宾新总统杜特尔特访华,明确宣布菲律宾外交上将向中国靠扰,中国做出向菲律宾投资240亿美元帮助其建设基础设施的承诺。双方企业签署了价值112亿美元的铁路、港口、能源等领域合作的协议。中菲关系迅速改善,两国务实合作高开高走,使东盟国家普遍意识到,只要有关各方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原则,坚持互利合赢方向,中国与东盟共同打造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最终走向繁荣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中国与东盟互利合作与联动发展的新关系一定会大有可为,前景可期。

 

打造中国与东盟命运共同体必须注意夯实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合作支柱

2017年,时逢东盟成立50周年,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进入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受国际上多种因素影响,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额有所下降,距离双方所期望的到2020年达到10000亿美元的奋斗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已经建成和正在推进的重大合作项目,虽然取得令人鼓舞的阶段性成果,但总体上说,还只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初期收获,只是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万里长征第一步。中方对东盟投资,落后于东盟国家实际需要。东盟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具体政策,也并不完全一致。要全面实现“一带一路”倡议所提出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双方还要加大努力,深入细致、持之以恒地做好多方面工作。

 

今年5月中国发起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时,除泰国、新加坡和文莱外,东盟地区共有7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会议。与会者身份之高,参会者人数之多,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东盟国家对“一带一路”的重视和期待,对中国—东盟关系框架内睦邻友好关系的重视,对双边合作与多边合作的深切期待,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讲话,高屋建瓴,向全世界昭示了中国欲将“一带一路”打造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的崇高意愿,进一步彰显示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伟大丝路精神,赢得了包括东盟各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和认同。为了更好更快并且在更大范围内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习近平又宣布了一系列支持“一带一路”的新举措,其中包括大幅度增加对“一带一路”的资金投入,大幅度增加对不发达国家的民生支持,国际社会为之惊叹,东盟国家更是深受鼓舞!

 

我们始终认为并反复申明,东盟所在地区,无论如何风云际会,都是中国赖以生身立命、繁荣发展的大周边的重要组成部分。东盟各国无论社会制度如何,也无论发展水平高低,始终都是中国的最重要邻国,是中华民族全面复兴进程中的好朋友和好伙伴。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把巩固、扩大和深化与东盟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视为对外关系的优先方向。

 

中国和东盟各国一定能够乘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之东风,加速推进双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务实合作进程,尽快签署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构建设长期稳定的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同时,中国与东盟也一定会尽早实现中国与东盟防长非正式会晤机制化,推进执法安全合作部长级对话机制更加务实发展,构建起安全合作新平台;我们也一定能够全面落实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相关成果尽快落实,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的水平,使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跨上新台阶;我们在打造政治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三大合作支柱方面,一定会取得新成果,积累新经验。我们不但要在国际社会面前展示共建“一带一路”区域合作新格局,我们还要令人信服地树立起命运共同体的好榜样!

 

目前,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了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不可测性。西方有人对中国—东盟关系全面发展如芒在背,对中国—东盟务实合作往往恶意评说,认为中国在东盟帮助或参与建设的每一条铁路、每一条公路、每一个港口,都是为了巩固中国与东盟的关系,都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缘战略利益,拓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对这种居心叵测的“域外之声”,我们和东盟各国都要保持足够警惕。

 

当然,我们也充分地意识到,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断然退出它主导建立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计划。东盟国家借助美国支持实现其“发展与繁荣”的期望已经落空。这使许多东盟国家清楚地看到,美国正在变成一个非常不靠谱、非常不负责任的国家。这种情况的发生和发展,为中国与东盟各国拓展合作范围、深化合作层次、提升合作质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与东盟各国“上天入海”,大力拓展地上地下、海上天上乃至外空领域多方面多形式合作,坚持做守望相助、安危与共、同舟共济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可以说天赐良机。

 



只要中国和东盟各国持之以恒,相向以动,共同努力,矢志不渝,完全有能力把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一地区,打造成“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区和模范区,打造成走向命运共同体的示范区和样板区。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