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察哈尔评论 > 王冲
王冲:文化走出去离不开国际合作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31日  来源:联合早报  作者:王冲  阅读:1420

据媒体报道,由陆川执导、历时三年摄制的自然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于4月21日在北美上映,截至北美时间5月8日,票房创造历史,达到了1094万美元票房,不但超越了该片在中国大陆的票房纪录,而且已经成为北美自然类纪录片票房第八名。




这部小制作、小投入的纪录片,北美票房已经追平大导演张艺谋的商业片《十面埋伏》,而且口碑持续发酵,有望继续攀升。

去年,这部纪录片在中国国内上映时,一开始院线排片不理想,票房很低,然而,由于其质量过硬,很快形成好口碑,院线加大排片量,成功实现逆袭,创造了中国纪录片放映的小高潮。

片子本身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该片讲述了大熊猫、雪豹、金丝猴三个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家庭的暖心成长与生命轮回的故事。它在中美都受到欢迎,说明中西文化是相通的,爱与家庭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珍视的元素。

每个国家在对外推广本国文化时,都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寻找自己灵魂深处最动人的元素,和各国的观众分享。注意,是分享,而不是推广或传播。要别人喜欢,先要自己喜欢;要感动别人,先要感动自己。

任何分享,都需要工具。影视剧毫无疑问是最为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好莱坞、韩剧、宝莱坞都有自己强大的资金实力和全球发行能力。相比而言,中国虽然票房收入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但中国电影的制作能力、全球发行能力、讲故事的能力,都还有待提高。比如说,功夫是中国的特色,熊猫是中国的国宝,而《功夫熊猫》这样的动画片,是好莱坞制作出来的,而不是中国。客观地说,这也算中国文化走出去,但它是被动的、西方视角为主的走出去。

《我们诞生在中国》,则是主动的、中外合作的走出去。它由迪士尼、SMG共同出品,中国新锐导演陆川执导,来自美国、中国、英国的团队通力协作。这中间,既有面对恶劣自然环境的坚持和韧性,也有不同文化背景坦诚的沟通甚至争吵。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历练,唯有充分的沟通和了解之后,才能提炼出文化的闪光点。




这个过程,也是中国重新发现自我、缔造文化自信的过程。1840年以来,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有一段怀疑甚至否定的时期。有道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中国自己的闪光点,有时候自己习以为常,通过国际合作,也许可以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文化,并融入各国文化的优点,实现跨越式提升。

国际合作,不是当甩手掌柜。找个好莱坞的编剧,来编写中国故事,那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故事的创作,要有中西文化的碰撞,通过碰撞写出好作品,而不是简单地外包了事。

国际合作,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一是互相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不同,在一起工作时难免会有摩擦,互相尊重才能形成良好的团队化学反应;二是坚持原则。尊重不是无原则的退让,在涉及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需要据理力争,不可稀里糊涂。

常言道,买卖好开,伙计难搭。找合适的合作伙伴非常重要。《我们诞生在中国》的出品方之一迪士尼,有着丰富的经验,制作拍摄团队,也非常敬业,他们深入大山深处,面对暴风雪,坚守在工作岗位,兢兢业业的态度值得赞赏。

《我们诞生在中国》,是关于动物的纪录片。今后,中国也可以考虑推出更多的类似作品。让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让中国古老的文化、让中国人的自信和梦想,随着国际合作和大银幕,走向世界。

 

作者:王冲,察哈尔学会副秘书长

文章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 2017年5月24日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