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是国家战略,但最终需要企业来落实。企业如何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并获取自身的发展和效益,是政府、学界和企业界都应该关注的话题。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需要坚持以下三点:
第一,“一带一路”战略要跟具体项目相结合。中国有很多的国企老总,但是缺乏真正的企业家,因为企业家是为企业做成百年老店负责的,而国企的老总今天在一个企业,明天有可能去另外一个企业,没有一个长远规划,很多时候可能为了需要,而做出一些违心或者违背企业的利益的规定。
这一点民企比较好,他们能搭上这个车就搭,不能搭就不搭,不会特别勉强,对项目有区分,有研究,而不是盲目跟风。
第二,要注重地缘政治和国别的研究相结合。我们对“一带一路”战略方面研究比较强,地缘政治做的也不错,但是相对来说国别研究比较差。我最近刚从蒙古回来,我们说草原之路,或者中亚战略、上海合作组织,专家有很多了解,但是蒙古内部政治、经济、文化等具体国内情况了解不够。比如说,人民党上台以后,对它的经济政策带来的影响,需要研究,但研究这些具体问题的人少,真正去蒙古当地了解实际情况的人更少。
第三,要注重理论研究与实际考察的结合。我这一年去蒙古、南非、印尼、印度等地跑,发现去当地了解情况和坐在这里研究一些资料完全不同。这块日本做的比较好,研究非常细化。日本一个公司要对中国的某公司进行调查,特别细,有多少办公桌,办公桌有多少人,老总坐的办公桌朝向是怎样的,都很细。
最近我感受比较深的是,万达要在印度建一个大的房地产项目,产业和住宅相结合,据说要解决20万人的就业生活,5年之内完成。而真正了解印度的人就会知道,这个项目5年之内根本完不成。小米在印度遭遇了一些知识产权的问题,要打官司,而在印度打官司,没有5年打不下来。
下面结合实际情况,我谈一下企业方面的六点需求。
第一,要理解全球化和国际化,我不太主张企业用国际化这个词,我更倾向于用全球化。国际化就是中国公司造了一个手机,拿到国外卖,去印度的时候开发一个印度的版本,到柬埔寨加了柬埔寨的语言。但iPhone一出生就是全球化的产品,不会为印度市场设计一套,为了俄罗斯市场再设计一套。现在企业应该有全球化的思维,你的产品应该是全球化可复制,而不是到每个地方修改调整,那样成本很高,从根本上讲质量也会比较差。
第二,“一带一路”要把国家需求和企业的能力相结合。我们过去这些年有很多的教训,我们过去鼓励清洁能源,风能、太阳能,结果就是大批上来,大批死掉,现在鼓励新能源汽车,大批企业出来骗补贴,骗完补贴就关门走人,“一带一路”也存在这个问题,要防止骗国家补贴的情况出现。
第三,可研报告,国企有时候决策很慢,开会研究一年两年三年,但是有时候上面有命令就特别快,一拍脑袋,听政府指挥就上了。实际上企业发展有自身的规律,你不能拖上三年,也不能拍脑袋就上。比如说印尼的高铁,日本当时提出来要七年办这个事儿,前三年做可研报告,中国说半年就做出来可研报告。实际上,印尼高铁地貌这么复杂,半年不太可能做成一个完整可靠的可研报告。
第四,人才策略和资源储备。实际上,企业所需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国际化人才非常缺。“一带一路”项目上马之后,国家部委精通外事的干部被挖走不少。现在企业国际化人才储备普遍短缺。
第五,要有耐心和抗风险能力,“一带一路”不是你一年去了打胜仗,三五年满载而归,要能抗风险。比如,现在伊拉克怎么样,土耳其搞的反世俗的做法对伊拉克有什么影响,库尔德会不会产生新的动乱,都需要研究。
第六,媒体关系和政府关系的处理。政府关系,不能把在中国的行事逻辑复制到其他国家。
媒体关系也重要。我们“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对外援助项目,做得很多,说得很少,该宣传的也不宣传。日本这方面做得很好,修1公里路,都挂大牌子,说这个公路是日本修的。像蒙古的公路很多是中国修的,但是蒙古街边的牌子不允许有中国字,除非是日文里面的汉字……这方面我们还需要加大力度。
(作者系察哈尔学会副秘书长、高级研究员,本文根据作者在“一带一路企业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上的发言速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