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的外交,应当不只是领导人的大手笔,或是中国经贸在世界舞台上的叱咤风云。最重要的还是要夯实社会基础,将个体的人搭起来,“以人为本,外交为民”。
外交不再是国家的事情,需要公民参与
随着中国更深入地参与国际事务,领事馆、军方和政府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如何保护中国的全球利益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传统意义上,保护中国的全球利益主要是靠军舰,靠我们外交的使领馆,靠政府的各种各样的在外的机构。而今,随着全球市场的逐步建立,企业的跨国合作和公众的跨国交流机会增多,外交的行为体已经不再仅限于政府机构和精英阶层,普通公民也逐渐成为外交活动的主体。未来中国的外交,包括未来对海外利益的保护,靠的不只是军舰、官方外交,或是政府看得见的手,更重要的是靠社会公民起作用。
现在总体来说,中国外交还处在比较粗放草莽的阶段,即以国家力量为主导,主要通过传统外交方式来进行。所以很多人说中国外交像暴发户,还处在一个比较早期的原始阶段。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中国外交在转型过程中必须要经过的一个阶段。但是未来中国的外交一定是更加多元互动,高度参与的进程,这是外交长期系统的工程。所以不要把外交看成是外交少数精英的事,少数大人物的事情。金字塔没有底座肯定不行。底座越宽,社会的参与热情越高,越能展示中国的亲和力,以使“中国威胁论”不攻自破。当然,没有塔尖的外交部和中南海的核心战略指导也不行。
如果外交仅仅是少数强力部门的发声,只是领导人的发声,只是习主席、外交部长的发声,那还是比较旧式的外交结构,带有十八、十九世纪强权政治时代密谋式外交的色彩。虽然这种外交在一定程度上还仍然存在,但目前外交越来越多地变成一个公众、社会、民间企业能够加入的过程。
什么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使对我们政策有真正社会意义上的评估,而不只是黑箱操作。以人为本不是说仅仅给公民提供一些保护、慈善和关怀。“以人为本”是什么意思?就是保证我们国内的每一个公民,每一个社会个体是大写的,是受到尊重的。是我们的公民可以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而我们的公仆,我们的外交部门理论上是服务者,是被纳税人,被我们企业所养活的,这个关系我觉得应当逐渐地理清。
如何让我们的外交政策真的是以人为本。这个以人为本,不是说只保护我们的公民和海外的公职人员,强调具体人事的安全。我们政府应该能够服务普通大众、服务社会,这就是外交“以人为本”。
外交决策需要公民的参与和监督
我关注到一个矛盾的现象,一个反差。一方面是我们的官方媒体对“一带一路”高调宣传。有人说这是中国在今天世界最大的平台。我也同意它确实某种意义上讲是我们国家新一代领导人的国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使得我们的经济跟周边,跟全球能够更好对接,也部分地缓解国内现在产能过剩问题。但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担心这个过程会不会把老百姓的钱财用得不恰当,另外对接的地方会不会出现一些安全风险,政治动荡,或者是跟经济投入产出计算不相干的干扰。而且这种担心有蔓延的趋势。
时代的进步,中国外交的进步,一定要以人,以每一个个体公民,以每一个社会的分子的进步为前提。过去我们对中国外交社会基础,国内基础是一个黑箱,不打开,只是谈国家是一种博弈的大战略、设计。但是现在我越来越觉得如果公民对本国的政治发展,社会进步没有关注,对自身的权利保障没有关注,外交官的努力最终将会枯竭,他们获得社会的支持也会减少。
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加强政策过程中社会的参与和智库的评估,包括它一定程度的公开、透明,让政策真正更加公开,让社会更多知情权,让整个过程有一个纠错的可能性。这个纠错就复杂了,涉及到各种权利的制约,涉及到我们的政务在阳光下,包括外交的预算。这个不是短时间的事情,是一个很长期的改革进程。随着这个改革进程的推进,中国外交会慢慢健康化,会渐渐符合国际上的标准。
当然,社会也好,人民也好,也有它的层次和副作用。比如说民粹主义者,民资本主义者,他们也是社会的一份子。有的时候从外交实践来看,这种激进的民粹主义反而会产生负面影响,这对外交核心来说也是很大的压力。以人为本,以社会为本本身不是一个单向的正面的正能量,它包括很复杂的一个塑造、互动、成长的过程。
强调外交要转向以人为本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包括我自己在内没有完全想清楚,还在探讨的过程。它是跟整个社会的进步,整个改革的方向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不要想象成创造性介入,以人为本就是一次性的,就是好的设计,一个路线图就完事了。它将是伴随中国成长的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