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需要理论支持
十几年前,我应邀去温州给企业家们讲课。主办方负责人对我说:别讲理论,温州企业家讲究实际,多讲些案例。本来我就是准备讲案例的,经他这么一说,反倒使我想改变一下,专门讲理论,看看效果如何。
我是这样开场的:有人说你们不喜欢听理论,认为理论没有实用价值。我今天告诉你们,理论是有用的。我哥哥在农村,做泥瓦匠,给人盖房子。他不懂建筑/材料等理论,凭经验只能盖三层及以下的房子,绝对盖不了四层以上的房子。为什么?因为他没有理论基础。高层建筑需要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这就需要多学科的理论,其中有基础理论(数学、物理等)、专业基础理论(力学、建筑学、材料学等)、专业理论(空气动力学、钢筋混凝土、施工管理等)。
也就是说,当一件事涉及的因素少、复杂度与难度低的时候,经验可以帮助你做好这件事。但是,但一件事涉及的因素多、复杂度与难度都很高的时候,就需要理论支持,需要多种理论共同支持。
“一带一路”明显地具有涉及的因素多、复杂度与难度都很高的特征,所以尤其需要多种理论的共同支持。
“共同现代化”是“一带一路”的基础理论之一
依我个人之见,“一带一路”至少需要以下几种基础理论:(1)共同现代化或共同发展理论,因为“一带一路”的目标是“共同发展”;(2)关系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国际合作理论,因为“一带一路”实施的主导方式是国际合作;(3)和平学理论或冲突化解方法,因为“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会遇到数不清的冲突,这些冲突必须化解才能走向和平;(4)公共外交理论和方法,因为公共外交是“民心相通”的主要手段,而“民心相通”是“五通”的基础;(5)国家学习理论和方法,因为“一带一路”是创新的和平发展之路,各相关国家必须相互学习才行。
“共同现代化”是察哈尔学会课题组提出的一个新理论。该理论认为:英国工业革命至今的现代化道路及其理论,解决不了现代化导致的全球性问题(不平等加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可再生资源不足等);原因在于,传统现代化是单独的现代化,以民族国家为本位,追求自身国家的利益最大化,以竞争取胜为主要原则,现代化成果独享,而问题转移至他国或后代。“共同现代化”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道路,它以国家共同体为本位,以共同体利益以至人类共同利益为目标追求,采取合作共赢的方式,其结果共享,问题共同应对。
有兴趣的话,你可以看看我们学会的多份研究报告。
用“一带一路”原则创建“共同现代化”理论
“共同现代化”理论提出后,有学界朋友对我说:目前的研究报告中,只见到原则性的理念,未看到具体性的内容,甚至连“现代化”概念也没有明确的界定。我回答说:是这样的。
我们认为,“共同现代化”理论的创建不能是某个人、某个机构、某个国家的事情,应该同“一带一路”一样,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由中国机构与感兴趣的外国机构共同研究。
察哈尔学会正在尝试与外国智库寻求合作,共同组成研究团队完成“共同现代化”的理论创建工作。希望在座的专家学者加入我们的团队,贡献思想和智慧,去完成一项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以上是察哈尔学会秘书长兼高级研究员柯银斌在“‘一带一路’与北京城市外交”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要点。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与外交学院科研处共同主办,于2015年12月11日在外交学院召开,外交学院副院长孙吉胜教授致辞并做会议总结,来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吉林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察哈尔学会、外交学院的学者近30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