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全球治理的格局当中,不断出现另起炉灶的现象。学术文献,包括报纸时评都对这种现象给出了某种程度上的解释。它的解释是,这种不断出现的公共产品就是要参与竞争,发起竞争,从而推进国际公共产品的有效供应。但是这个解释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很模糊。为了使这个理论依据清晰化,我打算从准公共产品的视角,以及地方公共产品竞争的观点,探讨一下具体怎么做。
准公共产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公共产品的获益对象控制住,这种控制范畴就可以降低某种搭便车的现象,使公共产品的供应有利可图,那么私人部门就可以进入到准公共产品的供应当中,从而形成一种市场化的机制。所以我认为以准公共产品的视角来研究,一是可以把市场化的竞争手段引进来,另一个就是它符合经验。
但是,如果直接这么引进的话,肯定要有一些变化。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呢?把它引入到国际化状态当中,国际社会与国内社会最大的不同就是无政府的状态,没有一个提供公共产品的中央权威。换句话说,在国际层面上,公共产品就是由国际意义上的私人,也就是由主权国家,来提供的。我们这里引入一个现实主义的假设,就是国家永远都是利己的,以利己为优先目的,它是因私利而动。由于国际社会是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的,没有中央权威,也就是说一个国家要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话,那原则上和法律上他没有必要去接受其他国家的干预。同样,这个国家在享受公共产品的过程当中,也没有必要接受其他国家的强制。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出,公共产品的消费者和提供者实际上是同质的,都是主权国家,原则上一个国家既可以是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也可以作为公共产品的消费者,他们的身份是同质互换的。
那么公共产品之间到底是一种补充关系还是竞争关系?我认为只看公共产品本身的设计来说是没有意义的,要看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是否是同一个提供者,也就是说公共产品最终主要受益者是不是一个。这个公共产品最终的竞争问题,竞争的结果就是每一个消费者所付出的代价,不管是经济上的支出,还是不确定性依赖,都是普遍降低的。两种结果:一种是在全球治理过程当中,同一领域可能会产生公共产品的垄断现象。但是这种垄断是低价的垄断。还有一种是完全的竞争,在这个过程当中每一个消费者都承担了公共产品一部分的产出责任。这些生产者进入到了公共产品的分配过程当中,他们决定了生产什么,决定了提供什么,这使他们也具有了一种分配的身份,这样就可以促进全球治理的民主化。
为什么说金砖另起炉灶?就是因为人们对IMF本身有一些不满。一种是IMF本身,他不是物美价廉,而是相反的是米珠薪贵。也就是说金砖国家认为公共产品的供应满足不了需求,但是支付的代价却是非常高昂的,我们对IMF的救助产生了某种依赖。第二个就是所谓的重复支付,也就是说新兴经济体在IMF当中承担了越来越大的责任,对IMF公共产品的产出投入了越来越多的成本,但是在新兴经济体消费公共产品的同时,所付出的代价是没有变的,同样还是依赖着IMF,美国在IMF当中保持着一家独大的实质性的一票否决的地位。另外,新兴经济体对于美元的依赖也没有变,这其中肯定是有重复支付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