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察哈尔评论
龙兴春:印度曾被英国“分而治之”,现又配合西方对亚洲“分而治之”吗?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0日  来源:今日头条  作者:龙兴春  阅读:285
印度著名战略学者,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Raja Mohan 在foreign policy发表文章呼吁印度“放弃反殖民主义的信仰,拥抱欧洲”,为了应对急剧变化的现实,长期以来根植于印度政治和知识阶层中的反殖民主义和反西方的迷思,将不可避免地改变。印度正令世人惊讶地热切地拥抱欧洲,以寻求稳定亚洲的均势和降低对中国主导的亚洲经济秩序的依赖。过去,出于对单极世界格局的担心,印度与中国和俄罗斯合作寻求一个单极世界;现在,由于中国的崛起,印度需要美国和欧盟来构建一个多极的亚洲,美国及对亚洲盟友对印度平衡中国至关重要。

印度在近代遭受英国的殖民统治,在争取独立的过程中形成了反殖民主义和反西方的传统。独立后,印度外交更是高举反殖民主义和不结盟的大旗,为印度赢得了超越国家实力的国际地位。虽然印度社会存在一定的反西方思想,但外交实践中并不反西方,印度跟欧美国家都保持良好的关系。因为印度独立运动的很多领导人本身都就英国的教育出来的,印度政府的多数外交官都源自英属印度外交官,他们对英国和西方有天然的亲近感,甚至在思想意识中把自己当成英国人,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就曾说他是“统治印度的最后一个英国人”。可以说,独立70多年来,印度并没有因为殖民统治而仇恨英国,各界精英继续以把子女送到英国读书为荣,反殖民主义很大程度上只是印度对英国和西方外交中获得道德优势的工具。因此,印度现在从口号上放弃反殖民主义和拥抱欧洲并不会令人惊讶。


欧洲和美国是印度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是印度主要的出口市场和投资来源地,是印度留学生和海外印度人的主要集中地,印度拥抱欧美是完全正常,无须中国这个第三方因素。当然,有了中国这个第三方因素,印度对欧美有了更高的期待。因为,美国为首的西方不能接受非西方的中国崛起,需要印度配合遏制中国。

但是,当前和今后,中国和欧美的关系不大可能是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中国外交不以意识形态划线,不搞输出革命,虽然西方国家想改变中国的制度,但中国并没有改变西方国家的制度的意图。可以肯定,中国和西方会有激烈的竞争,但不会有美苏式的冷战。当今的西方,特别是美国,不会像冷战时期那样提供巨额无偿经济和军事援助来拉拢盟友;相反,美国不但要求盟友承担更大的经济和军事责任,让盟友配合美国的外交,而不是美国配合盟友的外交。印度现在拥抱欧洲,拥抱美国,恐怕无法获得期待中的好处。

再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过去三十年中,美国和欧洲的发达国家把大部分中低端制造业都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只剩下中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某些国家甚至出现了制造业“空心化”,美国在特朗普上台后更是强力推动制造业回归美国。印度已经错失了拥抱欧美,承接制造业转移来发展经济的机遇。即使是印度擅长的服务业外包领域,也面临“抢了美国人工作的指责”。


当然,印度因为中国崛起而拥抱欧美,更多可能是外交上的举动,比如召开印度和欧美国家的领导人峰会或“2+2”对话,讲一通双方有共同价值观类的政治套话,发表一个明里暗里针对中国的联合声明,举行一个以中国为假想敌的联合军事演习。这类虚张声势的活动刚开始还有一定的新闻价值,办多了后除了增加碳排放外,没什么实际意义。印度认为中国是最大威胁,而欧洲认为俄罗斯是最大威胁,印度拥抱欧洲和美国,但印度可能在欧俄斗争中站在欧美一边吗?

站在欧洲的角度,中国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印度。中欧之间虽然有意识形态分歧和争吵,但经济上高度相互依赖,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印欧之间号称有共同价值观,但印度只是欧盟第十大贸易伙伴。印欧贸易不及中欧零头,中欧高层往来频度远高于印欧之间。

印度拥抱欧美的另一个意图是平衡中国,构建多极亚洲。过去一年来,印度高级外交官曾多次向中方表示,中国和印度都主张世界格局多极化,亚洲作为世界最大的一个洲也应该多极化。国际政治常识告诉我们,不管是世界格局是主要行为体间力量对比的客观反映,格局的变化也取决于主要行为体间力量对比的变化,而不是某些国家的主观愿望。美苏两极格局终结后,世界之所以出现多极化的趋势,主要原因是欧洲一体化加深,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国家的崛起。在中国看来,不管国际格局怎样,都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上的事情都要相关国家商量着办,各方利益和关切都应该得到尊重,不能由一家说了算。


庞大的印度之所以被小小的英国殖民统治两百多年,主要策略就是“分而治之”,用印度人镇压印度人,用印度人统治印度人。我们在批判英国“分而治之”的手段时,更要思考为什么印度能被“分而治之”。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并行发展,西欧和北美经济一体化水平远高于亚洲,进一步推动区域一体化有利于亚洲各国的发展和团结。但美国和欧洲都不愿意看到亚洲一体化发展,故伎重演采用“分而治之”的手段,破坏亚洲经济一体化和亚洲国家间的团结。亚洲各国,特别是有被“分而治之”惨痛教训的印度,在维持跟欧美国家正常合作的同时,要特别避免被“分而治之”的历史悲剧重演。印度是要充当亚洲团结的建设者,还是要充当欧美对亚洲“分而治之”的棋子?分裂的亚洲肯定无法成就“亚洲世纪”。

一个国家如果自己没有实力,在国际政治游戏中的角色只能是棋子,而不是棋手。中国的历史和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经验都证明,如果一个国家长期沉迷于地缘政治斗争,热衷意识形态,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必然会落后,国家必然会衰落。未来世界格局或亚洲格局的变化能否符合印度的愿望,完全取决于印度自身力量的发展。如果印度发展得好,就有可能成为多极世界或多极亚洲中的一极,如果印度发展不好,而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发展得好,南亚也可能形成多极化格局。




作者:龙兴春,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来源:今日头条,2021-05-26

责任编辑:唐春云  徐坤阳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