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察哈尔评论
邱国洪首席研究员支招山东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8日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  阅读:148
邱国洪,中国前驻韩国大使,现任察哈尔学会东北亚事务首席研究员。长期从事对日、对韩外交工作,负责过南亚事务和涉外安全工作。历任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涉外安全事务司司长,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公使衔参赞、中国驻大阪大使衔总领事、中国驻尼泊尔大使。曾多次应邀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院校和多个学术研究机构讲课,解说外交热点敏感问题。



5月20日,山东省贸促会主办、潍坊市贸促会承办“贸促大讲堂”第五期,察哈尔学会东北亚事务首席研究员、中国前驻韩国大使邱国洪应邀来到潍坊,作题为《中韩关系最新情况和中韩经贸合作展望》的报告,对山东“深耕日韩”战略提出了诸多宝贵建议。征得邱国洪大使本人同意,将其讲座提纲择要刊登,以鄉读者。


中韩关系最新情况和中韩经贸合作展望


稳住中日关系,发展好中韩关系,经略好稳定的东北亚格局,对中国发展至为重要。大家在观察中韩关系时不要局限在双边,要放在地区和全球格局的角度去看,这样更容易理解中韩关系的重要性,更会对中韩关系特别是中韩经贸合作的前景充满信心。



#1 中韩关系最新情况


关于当前中韩关系,可以作这样的概括:在新冠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国际格局出现百年未之有变局,特别是中美关系日趋复杂的背景下,中韩两国的合作需求和合作意愿明显增加和上升。可以认为,当前中韩关系已经走出“萨德”事件阴影,正在迎来新一轮全面发展的机遇。理由有三个:


(一)高层政治互信有明显改善和提升,将为“后疫情时代”中韩关系的进一步深化,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


去年以来,中韩两国元首已经先后通了3次电话,就抗疫合作、中韩关系和半岛形势等保持了元首层面的战略沟通,还亲自共同宣布正式启动以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为主题,为期两年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在疫情仍在持续的特殊背景下,两国面对面的高层战略对话机制保持了畅通。去年下半年,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办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分别访问了韩国;今年4月上旬,韩国外长郑义镕访华。双方就如何发展好中韩关系达成了很多重要共识,梳理一下可以概括为5点:


一是加强抗疫合作,强化联防联控,同时不断完善“快捷通道”机制,保障两国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的畅通。


二是以中韩建交30周年为契机,规划未来30年中韩关系发展蓝图,为中韩实现世代友好奠定基础。


三是继续共同致力于半岛和平稳定,推动半岛问题政治解决进程。


四是共同推进区域多边自贸协定谈判和生效进程,维护多边自由贸易体制,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五是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共同为世界的和平与人类的发展进步作出贡献。

目前,两国政府相关部门正在积极落实两国外长达成的上述重要共识。


我认为,随着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各项共识逐步落到实处,中韩关系将会迎来新一轮全面提升,朝鲜半岛目前相对平稳的局势有望得到进一步巩固,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将会明显加速。


(二)良好高效的抗疫合作,有力地拉近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感情距离,也为地区和全球抗疫合作树立了好的榜样。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韩两国良好高效的抗疫合作,可以用一个“第一时间”和三个“率先”来概括。


在新冠疫情突然暴发时,中韩两国都在第一时间官民并举向对方伸出援手,展示了危难时刻两国守望相助、共度时艰的好邻居关系。面对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的肆虐漫延,中韩两国又率先建立双边抗疫合作机制,率先建立两国人员往来快捷通道,率先推进复工复产合作,确立了既抗疫又复工复产的抗疫合作新模式,为全球特别是东亚地区的抗疫合作提供了好的示范和样板。可以说,此后中国与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开展抗疫合作时,都借鉴和参考了中韩间的合作模式。


(三)疫情期间成功的复工复产合作,确保了两国产业链、供应链、流通链的稳定和畅通,助力了两国经济的恢复,为“后疫情时代”两国经贸合作的深化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尽管全球抗疫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世界经济远未复苏,但中韩两国的贸易往来却继续保持了高水平的增长。从今年1-3月中国对韩进出口贸易数据看,出口同比增长了28%,为2059亿人民币,进口同比增长了14.5%,为3061亿人民币。


当然,中韩关系也有不少难点。但在这些问题上,双方都重视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分歧,问题总体可控,迄今为止并未对中韩关系造成大的冲击。


#2 关于“后疫情时代”中韩经贸合作的展望


关于“后疫情时代”中韩经贸合作前景,我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即韩国经济的主要特点、中韩经贸关系的主要特点和“后疫情时代”中韩经贸合作的重点及前景。


(一)韩国经济的主要特点:


一是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外需。根据前两年的统计,韩国经济增长对外贸依存度高达68.8%,应该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其中出口对外依存为37.5%,进口对外依存为31.3%。因此,韩国是世界上最依赖外需的经济体,是最容易受世界经济也包括中国经济波动影响的国家。


二是大企业财阀高度垄断国家的经济。韩国排名前十的大企业财阀,大概占了韩国全国GDP总量的45%,其中三星财阀一家创造的产值就占了韩国全国GDP总量的近20%。而同样以大财阀经济闻名的日本,主要财阀创造的产值也仅占日本GDP总量的25%。可以说,在韩国一旦某一个财阀出现经营上的问题,很可能会拖累韩国整个国家的经济。


三是当前能够拉动经济增长的产业主要是半导体。比如,去年韩国高科技产品出口额为204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4%。其中半导体占比超过一半,达57%。按目的地划分,对华出口占比也过半,同为57%。韩国虽然在汽车、造船、化工、机械装备等领域也有相当规模,技术也很先进,但存在与中国的竞争压力,要么收益不佳,要么亏本。因此,目前,韩国能实现高收益的产业只有半导体,是一枝独秀。


四是各大财阀均为家族式经营方式,而不像欧美和日本那样,真正的企业拥有者即老板并不直接参与经营,而是主要委托职业经理人打理。因此,韩国大财阀的老板在经营上拥有绝对的决定权。好处是决策快,决策对了可以赚大钱,缺点是决策如失误,也有可能毁掉企业。


(二)中韩经贸关系的主要特点


一是经贸合作规模很大。年双边贸易总额接近3000亿美元,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按国别分,韩国则是中国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有人说,中韩贸易往来并不平衡,韩国每年对华贸易顺差很大,多时达近1000亿美元,是不是中国亏了。我认为,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中韩贸易往来,中方长期逆差是事实,但不一定意味着是中国吃亏。中国从韩国进口多为零部件为主的中间产品,消费品占比并不大。因为有不少韩国企业在中国生产出口其他国家的产品,更有不少中国高端制造企业需要从韩国进口关键材料和零部件。相反的是,中国出口韩国的产品多为消费品。因此,综合评估,中韩贸易往来总体还是互惠互利的。


二是中韩两国发展阶段不同,经济上互补性很强。中国能够成为高质量世界工厂,韩国累计高达862亿美元的对华直接投资有很重要的贡献。与美欧和日本的对华投资相比,韩国的对华投资质量相对要高,他们会把最先进的生产线放在中国,而不像某些国家。三星电子最先进的芯片工厂和生产线在中国西安,先后两期投资已经超过200亿美元。LG电子最先进的有机液晶面板生产线去年也已经在广州正式投产。据我所知,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此外,对韩国来讲,中国同样是最优质的投资目的地,最理想的出口市场,最重要的进口来源地。韩国有优势的高端零部件和中间产品,仅放在韩国生产是无法占领全球市场的。我曾经问LG电子高管朋友,为什么你们舍得把最先进的有机液晶面板生产线放在中国?该高管回答十分明快,说是生存需要,因为市场在中国。扩充产能,扩大全球市场份额,仅在韩国设新工厂不大现实,既有成本问题,也有无法确保维持生产线的人才的问题,而这些在中国都能满足企业建新厂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如不决心迅速在中国投资设厂,一旦别的企业赶上来,LG电子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就会丧失。至于核心技术会不会流失,该高管认为这是企业自身能否管理好的问题,LG电子对此并不担心。


三是韩国经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很高,对外贸易方面对华依存度超过25%,也就是说韩国对外贸易的1/4是与中国进行的。中国是韩国最大的投资目的地,最重要的高端零部件和半导体的出口市场,也足以证明韩国经济对华依赖的程度。


当然,中韩经贸合作也有不少课题,如随着中国发展,特别是高科技水平提高,双方竞争的一面也在明显增多。如在汽车、造船、装备制造等领域,韩国企业或已被超过,或面临中国企业追赶的压力。此外,韩国还面临如何应对外部限制对华产业链“断供”难题。


(三)关于“后疫情时代”中韩经贸合作的重点和前景


1、关于“后疫情时代”深化中韩经贸合作的机遇


一是中国的双循环发展战略和以进博会为代表的全方位开放举措,与韩国的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有很多可以深入合作的契合点,将为两国“后疫情时代”深化互利合作,提供长期的战略性机遇。


二是中韩自贸协定的升级谈判和有望年内生效的RCEP以及正在加速完成谈判的中日韩自贸协定,将为“后疫情时代”双方长期稳定合作,提供有力的法律和机制体制保障。


三是疫情期间逆势增长的健康医疗、生物制药、人工智能、电子商务、节能环保等产业,将为“后疫情时代”双方扩大合作,提供新的重要动力。


2、关于“后疫情时代”两国经贸合作的重点。


官方合作层面,目前双方正在重点做以下四件事:


一是通过强化多层次双边经济发展战略方面的务实磋商,加强两国政府间的发展战略对接。重点在中国的双循环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与韩国绿色经济政策、数字经济战略之间,寻找双方可以加强合作的契合点,并积极引导两国企业开展相关合作。


二是以RCEP正式签署并生效为契机,加快完成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的谈判,为两国企业在对方国家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更高水平的法律保障。


三是推动、鼓励、支持双方企业合作开拓东南亚和南亚市场。如在电子信息等领域,过去中韩两国企业经常在第三国展开激烈竞争,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后疫情时代”,两国企业如能发挥各自优势开展两方在第三国、或中韩加东盟、南亚某国的三方合作,完全可以实现两方和三方的共赢。具体合作领域和合作方式可以结合各方各自的发展战略,并依据市场规则来进行。


四是多渠道、多形式推动两国地方政府开展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务实合作。可以用的渠道有:友好城市、中韩FTA项下的产业合作园、两国地方政府自己设立的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平台等。可以考虑的合作形式有:地方政府搭台并提供优惠政策的招商引资、在优势互补领域签订地方政府间合作协议、举办跨境电商、健康医疗等领域的专题国际会议或会展、互设地方政府办事机构为两地中小企业在对方国家发展提供服务等。


民间合作层面,重点做好三件事


一是在健康医疗、人工智能、高速网络、节能环保、生物技术等疫情期间逆势增长的领域,推动两国大企业全面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合作,共同打造“后疫情时代”新的经济增长点,共同增强应对外来限制的免疫力。


二是在继续争取韩国大企业对华特别是对山东投资的同时,紧盯韩国的优质中小企业来华投资。我认为,韩国大企业对华投资有自己成熟的战略布局,大的对华投资大多已经完成规划,而且大部分集中在江苏和广东两省,部分在陕西和重庆。其中近40%集中在江苏。最近的一个韩国对华投资大项目是韩国SK集团的动力电池项目,目前也已经决定放在江苏的盐城。


因此,对山东来讲,可以重点关注本省有一定优势的领域如健康医疗、生物技术、电子商务等,最大限度地去争取韩国大企业在上述领域来山东投资。但现阶段,还是建议重点关注韩国优秀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拥有单项高端技术的企业。因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韩国中小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现在是争取他们来山东发展的好机会。山东在韩国有不少经贸系统的办事机构,建议多派了解韩国、在韩国有一定人脉关系的人才,并尽可能让他们相对长期驻扎在韩国。因为,韩国是一个重人情关系的国家,做好韩国人的工作,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山东的魅力,知道来山东发展可以享受哪些方面的优惠政策等,是吸引他们来山东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是鼓励支持并协助山东有实力的企业去并购或参股韩国一些正在走下坡路的企业。这些企业的技术也许并不是最先进的,但在中国却仍有可能是较为先进并非常实用的。如双星并购锦湖轮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来源:大众日报,2021-05-20

责编:郎亚娇 徐坤阳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