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德合作中心以及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在京联合举办“德国大选与中德关系”研讨会,与会的老、中、青三代德国研究学者围绕德国大选对德国内政外交及中德关系的影响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本文系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外交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教授熊炜在会上的专家发言。
一、“全民党”极大削弱,德国政治右倾化明显
相比上届大选,此次联盟党失去了8.6%选票,仅获得32.9%的选票,是其自1949年以来所取得的最糟糕的大选成绩。社民党失去5.2%选票,获得20.5%的选票,这也是其历史最低点。左翼党和绿党只是略微上升了一点。最大的受益者是两个右派政党自民党和另择党。自民党获得10.7%选票得以重回联邦议院,而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另择党获得12.6%的选票,一跃成为德国议会第三大党。
这次大选还反映出德国内政的框架条件已经发生变化。德国经济处于统一以来的最好时期,低失业率和高财政盈余。在大选那一周的民调显示,84%的选民对德国经济形势的评价积极。70%的德国人不担心未来的生活水平下降。60%的选民认同联盟党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东西德的差异问题不再成为话题,取而代之的是德国南部和北部的经济差异和社会结构差异。几乎以高地德语和低地德语的分界线为区分,南部包括萨尔州、莱法州、黑森州、巴赴州、巴伐利亚以及东部地区的图林根和萨克森州,南部各州的经济发展更好,教育水平更高,就业机会多,生活水平高。从选民基础来看,南部各州是基民盟占优势,社民党在南部势力很弱,此次大选后有沦为地区性政党的危险。虽然导致本次大选全民党选票流失的决定性因素不是经济议题,而是移民问题,但从长远看,德国越来越大的南北地区差异将对德国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二、组阁谈判可能“斗而不破”
由于社民党明确宣称不参与组阁而甘当反对党,联盟党、自民党和绿党三党联合的牙买加联盟实际上成为唯一组阁选项。在上周的基民盟青年联盟大会上,默克尔也明确表示将努力组建牙买加联盟。但是三党之间的分歧巨大,组阁谈判面临着巨大挑战,主要表现在如下议题:第一,难民政策。首先在联盟党内部就有巨大分歧,基社盟主张设置接受难民的上限,而基民盟以及绿党和自民党却在原则上反对设置上限。自民党和绿党虽然都主张出台移民法,但在具体条款和审定接纳移民的程序上有不同的主张。第二,环保、气变、能源、交通和农产品问题。绿党要求在2030年之后就只允许批准无尾气小汽车上路,而联盟党则主张在一定时间内仍可延续柴油车技术。绿党主张立刻关闭20个火力发电厂,自民党认为这样做并不现实。此外,绿党与基社盟在农产品问题上也有巨大分歧。第三,欧洲议题。对于法国总统关于欧盟未来发展方向的设想,联盟党和绿党原则上同意其提出的方向,但自民党批评这会导致出现“中央集权的欧洲超级国家”。另一方面,三个政党在教育政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减少中低收入税负等议题上也具有较大的政策共同点。
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德国的政府组阁谈判与外交谈判相比有其独特之处,一般表现为“斗而不破”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首先,组阁谈判具有确定的框架,谈判方希望参与政府的意愿明确,谈判的形式、流程和基本原则均有共识;其次,谈判虽无明确时限规定,但各方均知不能长期拖延,否则将招致选民反感,此次谈判预计将在12月底至明年1月初结束;最后,组阁谈判的共识是需要妥协、交换,各方虽然在很多议题上分歧巨大,但是议题联系或议题交换也是可能的。因此,我们还是可以预期德国这几个政党经过艰苦谈判,最终可能会达成牙买加联盟。当然从理论上来说,如果牙买加联盟的组阁谈判破裂,尚有其它两种变数:一是社民党迫于压力不得不与联盟党启动组阁谈判;二是重新举行大选,但社民党和联盟党是否愿意再次大选还取决于它们对在再次大选中所能获得的票数的理性预期,就德国目前情况看,重新大选很有可能遭致选民反感,最后令另择党等民粹主义政党受益,而非联盟党和社民党这样的大党。
三、中德关系是不确定世界中的稳定因素
中德关系将总体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第一,无论组阁联盟如何变化,能够确定的是默克尔将继续担任总理。而德国的对华政策是由总理府而非外交部主导,所以德国对华政策大方向的延续性能够保持。第二,在当前国际形势和大国关系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德双方对相互的战略重要性的认识都有了很大提升,中德关系的战略性大大增强。第三,中德关系的内容务实,正如习主席所说“中德务实合作不仅在中欧关系中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也成为全球最重要经济体开展互利共赢合作的典范。”虽然在德国绿党执掌外交部或自民党入主经济部的情况下,中德之间有可能在人权、涉藏以及市场准入等问题上产生不和谐因素,但不会改变中德关系稳定发展的大局。况且中德关系在西藏问题上有过交锋,德国政界和经济界对此问题的敏感性和重要性有认知。
文章来源:中国欧洲学会订阅号,2017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