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公共外交季刊文章
朱文博、沙涛:日经旗下的《金融时报》是否依然独立? ——《金融时报》被收购前后报道倾向变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09日  来源:公共外交季刊  作者:朱文博、沙涛  阅读:241

内容提要:《金融时报》被日经收购之后的五个月中,对涉华议题的关注度有所上升,但报道倾向暂时未出现明显变化;对涉日议题的关注度较为稳定,对涉日议题的报道倾向出现由批评质疑向温和中立转变的迹象,并积极报道“安倍经济学”。调研结果发现,日经新闻能否遵守收购时对编辑独立的承诺值得怀疑;《金融时报》成为日本企业“公关媒体”和日本政府“外宣媒体”的可能性增大;其针对中国大陆读者设立的《金融时报》中文网的编辑方针走向需要持续观察;媒体文化冲突与日本国内舆论环境恶化也将给《金融时报》编辑方针带来不确定因素。


《金融时报》被收购前后的变化情况

2015年7月23日,日本经济新闻社宣布以8.44亿英镑的价格从英国培生集团手中收购英国《金融时报》集团。同年11月30日,日本经济新闻社宣布正式完成收购程序。尽管日经集团对《金融时报》的编辑独立和自由做出了承诺,但是国际舆论对日经集团直接或间接干涉《金融时报》编辑方针的质疑不断。本调研将日经集团宣布收购《金融时报》之后五个月(2015年7月23日至2015年12月23日)的报道与宣布收购前五个月(2015年2月22日至2015年7月22日)的报道内容进行比较,分析《金融时报》在涉华议题和涉日议题报道上关注度和报道倾向的变化,结果如下。

首先,涉华议题关注度上升,报道倾向未出现变化。报道量是衡量媒体关注度的重要指标。从报道量上看,《金融时报》英文网涉华报道在收购前是1515篇(为了确保调研的效度,本研究以“China”为关键词在“中国”地区搜索《金融时报》的英文报道,统计报道量),收购后是2088篇,增加37.8%,英文报道量有增加趋势。《金融时报》中文网在涉华报道总量上由收购前的1603篇,略增至收购后的1616篇,基本无变化。其中,中文网自主采编的新闻类和分析类报道由收购前的612篇,略增至收购后的651篇,增加6.3%。总体来看,《金融时报》英文网和中文网涉华报道量有所增加,对华关注度有所上升。如图1所示。



《金融时报》被收购后涉华报道倾向暂未出现明显变化。在政治领域,收购之后依旧维持对我反腐进展、重大活动、重大政策、两岸关系的关注度,报道倾向以客观平衡为主,未出现明显炒作热点。尤其在我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期间,该媒体客观报道我阅兵式的积极意义和裁军举措,并未偏向日本对我施压。在经济领域,对我经济形势、行业经济、在华外企等议题的报道仍旧是该媒体涉华报道的主要内容,报道倾向以客观为主,偶尔出现担忧疑虑的声音。在中外关系领域,依旧紧跟习主席出访活动进行报道,对中美关系、中英关系、中日韩关系等热点话题持续关注,总体客观平衡,时而在南海争端议题上存在杂音。值得注意的是,该媒体于2015年8月13日发表题为《中日韩教科书中的历史》的四篇系列报道,客观分析日本的教科书问题,在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涉日敏感问题上并未扭曲历史事实。在社会领域,依旧保持对我社会事件、人口政策、农民工等议题的报道力度,客观报道的基调未变。

其次,涉日议题关注度未变,报道倾向出现转变迹象。《金融时报》被日经新闻收购后,涉日报道数量没有明显变化。根据数据统计结果,《金融时报》英文网涉日报道在收购前是414篇,收购后略增至428篇,报道量基本稳定(本研究以“Japan”为关键词在“日本”地区搜索《金融时报》的英文报道,统计报道量)。《金融时报》中文网涉日报道总量在收购前为374篇,收购后是376篇,基本没有变化。其中,中文网自主采编的涉日新闻类和分析类报道在收购前是123篇,收购后是122篇,报道量基本未变。另外,《金融时报》英文网对“安倍经济学”的关注度一直较高。报道量在收购前为54篇,收购后为56篇,保持原有态势(该发现与日经新闻社社长的表态完全一致,具体分析详见第二部分内容)。可以说,《金融时报》被日经新闻收购后,其英文网和中文网均未明显增加对涉日议题的报道力度,较为关注“安倍经济学”,但总体关注度相对稳定。如图2所示。




然而,《金融时报》在对涉日议题的报道倾向上出现了转变迹象,在历史问题、新安保法、安倍形象、日美同盟等重大议题上由批评质疑的立场向温和中立转变。不过,也未明显偏向日本向我施压。另外,本调研发现《金融时报》在对“安倍经济学”的报道上维持积极正面基调。

一是历史问题上对日批评的态度趋软。在对安倍战后70周年谈话相关议题的报道中,《金融时报》在被日经收购前的报道对安倍的道歉态度明显持批评立场。该媒体于收购前相继刊登《安倍战后70周年谈话或将引发紧张局势》(2015年2月27日)、《默克尔介入日本战争责任辩论》(2015年3月13日)、《日本需正视历史》(2015年4月8日)、《村山敦促安倍70周年谈话继承“反省”》(2015年4月9日)、《安倍美国演讲未就日本二战历史道歉》(2015年4月30日)等多篇中英文报道,直接批评安倍未道歉,认为安倍需像默克尔一样正视历史,安倍讲话将引发局势紧张。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方普遍认为安倍美国演讲“成功”的舆论环境下,《金融时报》明确指出安倍未在美国的演讲中道歉,可见其在对日历史问题上的批评立场。在收购之后《金融时报》对安倍道歉态度的批评立场趋软,对日本历史问题的报道量有所减少,尤其在安倍正式发表战后70周年讲话时刊登《维持道歉立场但称“日本后代不应继续谢罪”》(2015年8月17日)、《明仁天皇对日本战争行为“深刻反省”》(2015年8月17日)等分析文章,认为安倍“维持道歉立场”,天皇在讲话中使用“深深悲痛”这个措辞,说明天皇“有新的表述”,不再直接批评安倍未道歉。

二是在安保法案和修宪问题上转向解释和劝告。在被日经新闻收购之前,《金融时报》对于安倍修宪和推进安保法案的举动虽没有直接批评,但也间接指责。比如,《安倍晋三民意支持率创新低》(2015年6月15日)称安倍的修宪在选民中“不受欢迎”,《日本自民党议员要求修改国防白皮书》(2015年7月8日)和《日本防卫白皮书加码渲染中国威胁》(2015年7月21日)明确指出日本防卫白皮书是在“加码渲染中国威胁”,安倍正面临“公众对其安全改革政策日益增多的反对”。在被日经新闻收购之后,《金融时报》对于安倍推进安保法和修宪的态度有向更加温和的解释和劝告转变的迹象。2015年7月24日刊登文章《安倍晋三缘何推动安保法案?》,从安倍对其外祖父岸信介的崇拜出发,为安倍执意推进安保法的行为作解释。该媒体还于8月17日发表社评《日本应正视修改安保条约风险》认为:安倍解禁集体自卫权是“有理由的”,“军事上更强有力的中国的崛起改变了日本周边的安全态势”;“假如安保法案获得通过,日本在宪法上的军事行动空间仍会比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受限”;“亚洲是时候把70年前的事情抛在身后了”。

三是安倍执政形象由负面转向中性。《金融时报》被日经收购之前,该媒体对于安倍个人形象的报道偏负面,时而可以看到直接批评安倍的“揭丑”文章。比如《安倍晋三被批“阉割日本媒体”》(2015年6月20日)借东京上智大学政治学教授的评论指责安倍为了实现政治目的打压新闻自由、“阉割日本媒体”。在被收购之后,《金融时报》开始中性报道安倍的施政措施和个人形象,有时出现正面报道和评论。《安倍晋三计划将日本经济产出扩大22%》(2015年9月21日)的报道突显了安倍“专注于经济的决心”;《金融时报》8月17日社评《日本应正视修改安保条约风险》认为,安倍和其外祖父岸信介一样力排众议,是一位“有执着信念的政治家”。

四是在日美同盟上批评声音减弱。《金融时报》在宣布被收购之前,曾刊登文章揭露日美同盟分歧,比如分析文章《安倍演讲暴露日美同盟瓶颈》(2015年4月30日)、社评《美国不应无条件支持安倍》(2015年4月27日),但在《金融时报》被宣布收购之后,尚未见到质疑日美同盟的文章。

五是在对“安倍经济学”的报道上积极正面。《金融时报》在被收购前后都对“安倍经济学”保持较高的关注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时报》英文网在其主页最醒目的位置放置日本国旗,开设日本专栏“日本和世界(Japan and the World)”,全面介绍“安倍经济学”,而关于中国的专栏既没有放在第一位,也没有完整放置中国国旗。这种设置并不符合《金融时报》涉华和涉日报道量的比重,明显带有“突出宣传日本”的意味。(如图3所示)。

从报道倾向上看,《金融时报》在被收购前后均对“安倍经济学”基本维持客观正面的基调。比如,在被收购前,《安倍经济学希望犹存》(2015年5月13日)明确为步履维艰的“安倍经济学”唱好;在宣布被收购后,《中国经济放缓危及“安倍经济学”》(2015年8月28日)认为我经济放缓对“安倍经济学”产生负面影响。



图3:《金融时报》网站主页(2016年1月12日)截图


对《金融时报》报道倾向变化的分析与预判

首先,《金融时报》成为日本企业“公关媒体”和日本政府“外宣媒体”的可能性增大。《金融时报》在涉日议题的报道中向温和中立转变的迹象与国际社会和专家学者对《金融时报》沦为日本企业的“公关媒体”和政府的“外宣媒体”的担忧基本一致。

一是日经集团是日本大企业的“公关机器”。知名记者克里斯托弗·威廉姆斯在英国《每日电讯报》撰文指出,日经集团就是日本企业的一个“公关机器”,并指责它对日本企业的腐败丑闻置若罔闻。在收购过程中,反复被提及的一件事就是“奥林巴斯丑闻”。2011年,日本奥林巴斯公司英国分部前总裁迈克尔·伍德福德向《金融时报》爆料了该公司17亿美元的假账丑闻,而日经集团直到3周之后才开始报道此事。最近,伍德福德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指出,“日经集团就是日本公司的传声筒”。除“假账丑闻”之外,屡被媒体提及的还有日本高田公司的安全气囊爆炸事件,《纽约时报》从2004年开始一直关注日本制造的安全气囊爆炸事件,但《日本经济新闻》却很少报道。根据以上案例可以预料,代表日本大企业利益的日经新闻今后将对《金融时报》涉日企业议题的报道倾向产生影响。

二是日经集团收购《金融时报》符合日本政府的外宣战略需求。近年来,日本政府不断增加外宣投入,从战略层面看,此次日经新闻收购《金融时报》符合日本外宣战略需求。2013年,首相安倍晋三在议会中指出,“‘我国的观点’时常被别的国家误会”,因此,他要求采取一些措施来“积极地搜集和传递信息,以便别人正确地理解我们”。在日本政府的“外宣”战略中,“着力向海外媒体发布信息”是其重要内容,其核心目标是树立日本正面形象,加大海外对日本领土和历史问题主张的认同,扩大日本的综合影响。2015年8月25日,日本外务省向自民党出示的2016年年度预算申请将重点放在了加大外宣力度的工作项目中,以向国际社会展示日本的“正确姿态”,在各国培养配合日本的知日派。日本外务省还打算着力向海外媒体发布信息,并与海外智库展开合作。美国“石英”财经网站甚至认为,收购《金融时报》不仅是日经新闻的一项战略举措,而且是更宽泛的政治对外战略的一部分。基于以上信息,本调研认为,日经集团收购《金融时报》符合日本政府的外宣战略需求。

三是《金融时报》对“安倍经济学”的正面报道历时已久。本调研发现,《金融时报》在被收购前后五个月均对“安倍经济学”的报道较为积极正面,该发现与日经新闻社社长冈田直敏的表态完全一致。冈田直敏在2015年7月2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称,FT和日经有着许许多多的合作,特别是最近5年。从“安倍经济学”开始,《金融时报》社长就和日经开始了合作项目,经常用同样的标题一起制作特辑来分析“安倍经济学”。合作的开端非常成功,之后也共同组织了一些培训班,《金融时报》的员工也都渐渐了解了日经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理念,长期的合作促成了这次收购。当日上午日本经济大臣甘利明在接受记者关于“日经收购《金融时报》”的提问时也表示,“对于‘安倍经济学’的报道就能从正确的角度进行正确的评价与批评了”。本调研认为,《金融时报》对“安倍经济学”长期正面积极报道的背后有明显的政治宣传意图。

其次,《金融时报》中文网报道立场走向值得进一步观察。《金融时报》中文网(简称FT中文网)是在华具有一定舆论影响力的外媒之一,其涉华报道立场的走向值得高度关注。FT中文网新任总编辑王丰指出,“并购案宣布以来,很多读者和合作伙伴向我们表示担心:成为日本企业子公司后,FT中文网对中国的报道,尤其是对中日关系的报道如何保持客观中立?这不是我们第一次遇到此类问题,我们的回答还是那句从1888年以来一直印在FT社评栏顶部的宣告:‘不惧怕,不偏袒’”。但外界普遍认为,目前日本媒体机构在中国还没有比较有影响力的传播渠道,日经收购《金融时报》后,其中文网很有可能成为日经集团拓展中国媒体市场的先锋,甚至有可能成为日本“对华公关的利器”。本调研认为,虽然当前FT中文网在涉华报道中尚未出现明显转变迹象,但在中日关系的特殊背景之下,FT中文网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是否还保持原有的涉华报道立场,需要持续观察。

此外,媒体文化冲突与日本国内舆论环境恶化将给《金融时报》编辑方针带来不确定因素。除了以上提到的政治、经济及日经信誉等直接影响因素外,日本与西方媒体文化的冲突以及日本国内舆论环境的恶化也可能给《金融时报》报道立场走向带来不确定性。

一是日本媒体文化与西方新闻传统冲突明显。媒体人士认为,日本媒体文化和日本国内文化一样,对权威和大企业是“谦恭有礼”的,与英美媒体热衷于“扒粪”、揭黑的传统完全不同。日本奥林巴斯公司英国分部前总裁迈克尔·伍德福德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指出,日本媒体“对于权势总是恭敬而顺从的”,如果当时日经集团已经收购了《金融时报》,他就不会向《金融时报》提供线索。知名记者克里斯托弗·威廉姆斯在英国《每日电讯报》也撰文指出,日经的确热衷于报道独家新闻,但是这类新闻报道和西方媒体所追逐的那种揭丑新闻、“扒粪”新闻并不一样。

二是日本国内舆论环境恶化增加了不确定因素。安倍政府自掌权以来,一直通过多种手段管控媒体舆论。无论记者俱乐部、“恳亲会”(即政府与媒体管理人员的一种联系会)、电视台执照,还是直接干预人事安排,安倍政府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或明或暗地要求媒体对其进行拥护性、支持性的报道。日本东洋大学社会学研究科博士陈洋认为,安倍政权对日本新闻报道自由的管制不断加强,因此被日经新闻收购的《金融时报》在未来是否会受到来自日本政府权力的间接干涉亦充满不确定。


作者:

朱文博,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沙涛,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专项舆情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文章原载于《公共外交季刊》2016年冬季号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